让“一棵树”长成“一条链”
在邳州市铁富镇姚庄村,有一条被称为“时光隧道”的银杏路。十月金秋,一望无际的银杏枝叶层层叠叠,形成拱形隧道,漫步其中,光影斑驳,恍若时光流转。
自古逢秋寂寥,铁富镇的秋天却因为银杏而格外热闹。近年来,邳州市政府以开发银杏全产业链为理念,不断推动银杏一二三产业贯通发展。
在铁富镇,随处可见与银杏相关的事物——银杏科技示范园里,村民们正在研究特色银杏盆景的造型;忙碌的流水线旁,工人将银杏果推入机器,将其“变”成一袋袋美味的零食;“时光隧道”中,大批游客慕名前来,在银杏树下穿梭拍照,走累了还可以到凉亭里休息、赏花……
一棵银杏树,“带火”一个特色小镇。
做大银杏头部产业,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是头部步。铁富镇建立了“合作社+基地+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加快银杏标准化建设,形成“苗、树、叶、果”四位一体的银杏综合生产示范基地。为了规范市场秩序,铁富镇正在筹建银杏苗木交易市场,制定统一的价格标准,激发银杏市场活力。
一棵银杏树,要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成为可用之树。但漫长的等待是值得的。银杏全身都是宝,根和叶能够提取黄***内酯,银杏果可做零食,银杏嫩芽可以用来泡茶。为了实现对银杏的“吃干榨净”,做优第二产业,铁富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先后开发出银杏***胶囊、银杏晶粉、银杏油等各类银杏产品30多种。
“我们的产品原料都来自当地农户。”银杏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文杰介绍,“农户不愁销路,他们的种植热情被激发出来;而公司也节约了运输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实现了双赢。”
在铁富镇,银杏的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价值链条不断攀升。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铁富镇大力发展银杏第三产业——旅游观光业。
“你们来得还有点早,等到11月份,这里就更热闹了!”家住“时光隧道”附近的村民李萍说,“以前旅游旺季的时候,人山人海,我骑车都挤不进去,摄影师扛着长***短炮,有来办旗袍秀、拍婚纱照的,还有露营的。”
一树千金兴产业,玉果琼枝富民生。据统计,2020年铁富镇银杏三大产业总产值达78.2亿元,累计投资17.6亿元,吸纳周边农民就业2.6万人,极大地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银杏,这种已有6500万年历史的古老生物,正在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们坚持发展银杏产业链,从‘一棵树’发展成‘一棵树的风景’,种出产业、种出风景、种出生态、种出富民,走出一条生态富民的新路径。” 铁富镇副镇长翟秀美说。(徐报融媒记者 曲美慧 唐婧 李悦悦)
在邳州市铁富镇姚庄村,有一条被称为“时光隧道”的银杏路。十月金秋,一望无际的银杏枝叶层层叠叠,形成拱形隧道,漫步其中,光影斑驳,恍若时光流转。铁富镇建立了“合作社+基地+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加快银杏标准化建设,形成“苗、树、叶、果”四位一体的银杏综合生产示范基地。为了实现对银杏的“吃干榨净” ,做优第二产业,铁富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先后开发出银杏***胶囊、银杏晶粉、银杏油等各类银杏产品30多种。“我们坚持发展银杏产业链,从‘一棵树’发展成‘一棵树的风景’ ,种出产业、种出风景、种出生态、种出富民,走出一条生态富民的新路径。”铁富镇副镇长翟秀美说。
在邳州市铁富镇姚庄村,有一条被称为“时光隧道”的...
2025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征联啦
“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少年儿童合唱活动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举报电线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苏ICP备07000608号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20110153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