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市工业经济新突破:氢能、农副产品带来新机遇
在2024年,我市的工业经济如同早春绽放的花朵,随着一系列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展现出了勃勃生机,让人倍感振奋。从氢能装备制造的零突破,到玉米深加工产业转化能力的超越,石油化工产业的飞跃发展,再到农副食品加工业的精彩纷呈,这都为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的篇章。
年初以来,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勇当先锋”的主题,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力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我市的工业经济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仿佛在激扬澎湃的乐章中奏响发展的新旋律。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舞台上,我市的新兴产业实现了多点开花的局面。氢能装备制造产业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中能建年产50套碱性电解槽项目的开工,标志着这一行业从无到有的突破,开启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纪元。这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农业产业的深加工同样表现强劲。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年转化能力已超300万吨,嘉吉生化公司的麦芽糊精等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份额,并成为了产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推动了当地农业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同样不容小觑。吉林化纤集团碳纤维产业项目的稳步推进,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勾勒出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此外,我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在稳步进行。石油化工产业朝着绿色化转型发展,吉林油田的示范工程成为行业的标杆,其产值更是突破了280亿元,展现了传统产业在新时期焕发的新生机。农副食品加工业则朝着精深化与特色化方向努力,产值突破140亿元,这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增添了重要助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市通过全力推行制造业“智改数转”,积极开展摸底调查、组织推介会等多项举措,引导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2024年,我市已经成功培育出多个“智改数转”示范项目,6个项目也成功进入省级项目库,展现出我市在科技创新方面顽强拼搏的实力。在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的发展上,我市同样下了功夫,按照四级培育机制,积累了大量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不仅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蓝海。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的重要力量,在我市工信系统的精心呵护下稳步成长。工信系统把中小企业服务视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举,多方位推进,助力企业茁壮成长。通过组织“政银企保”对接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有效支撑了企业的发展;开展调研并组织招聘活动,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与白城车务段合作,申请运输优惠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多方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帮助其开拓市场;聚焦创新,积极筹措资金支持,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企业的新动能。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市将继续深耕工业领域,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增强科技创新,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为实现全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进步,2024年的我市工业经济展现出了全新的气象,铸就了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未来,我市将立足当前经济形势,坚定信心,继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深化科技创新力度,以确保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我们期待着,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更多机遇将为我市的工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