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辉编织:科技创新引领编织装备行业新突破
当下,江苏徐州市沛县正逐渐成为高科技编织装备的生产基地。在这个典雅的小镇,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与行业领导地位,正在编织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进入恒辉编织位于龙固镇的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台高达10米的大型多功能缆绳编织机。这台重达150吨,占地950平方米的设备,展示着蕞新的技术成果,能够高效编织出用于海上石油平台的系泊绳索。当地的企业总经理韩金辉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这些绳索的直径可达430毫米,长度超过2000米,且具有2800吨的额定载荷,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恒辉编织不止停留在传统领域的探索。从1986年的小作坊成长为今时的行业巨头,集团时刻保持着与市场脉搏的紧密联结。韩百峰董事长回忆起当年的创业历程,面对资源的匮乏和市场的不确定,他们依然坚持把大部分经营利润投入到研发中,以求卓越。如今,恒辉编织已经获得了151项国家专利,并连续多年稳居编织机械行业前列。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恒辉编织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从电线电缆到医疗器械,从海洋工程到日常用品,几乎每个角落都能见到恒辉编织设备的身影。韩金辉提到,企业在推进技术升级时,始终坚持不闭门造车,致力于与国内高校保持深度合作,高效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联动。
特别是自主开发的三维立体编织技术,早在2013年就填补了国内市场的技术空白,使得“飞扬”火炬的成功生产成为可能。这一项目的成功,不仅是恒辉的骄傲,更是推动了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比如,恒辉生产的聚酯缆绳,在亚洲头部艘圆筒型浮动平台“海葵一号”安装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了其在恶劣海况中的稳固。
而在医疗设备的编织领域,恒辉编织更是凭借创新技术惊艳了市场。公司在医疗支架与封堵器方面的研发已经成熟,逐渐实现了对进口产品的突破,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时,恒辉编织还积极研发高分子无结网产品。这类新型产品将适用于远洋渔业与海洋工程,帮助国内渔业技术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为行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未来,恒辉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力求在编织装备行业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直至领跑的跨越。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愿景,更是推动整个行业技术进步的信心所在。
正如韩金辉所言,恒辉编织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不仅实现了企业的发展,还为国家的编织装备产业注入了新动力。在这个时代,创新是伴随企业前行道路不可或缺的明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