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安徽担当】宿马现代产业园区:高质量打造南北合作共建园区

admin3个月前 (03-08)徐州产业信息46

  从一片穷乡僻壤变成一座15平方公里宜居宜业活力新城;从仅有几家乡镇小作坊到落户6800多家市场主体的产业集群;从个体项目“单打独斗”到主导产业“多链协同”。12年来,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坚持“产城融合、产城双兴”发展理念,聚力主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和人气集聚,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成效,走出了一条南北合作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区域互补“穷乡僻壤”变“活力新城”

  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位于宿州市东部,是在省委、省政府振兴皖北的战略部署下,依托京沪高铁宿州东站规划建设的现代产业园区。2012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由马鞍山、宿州市两市合作共建。

  园区充分借鉴两市成熟经验,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等方面,因势利导、蕞大捷径加快园区建设,推进园区运转运行高质高效。

  园区充分运用系统思维,加快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先后建成33所学校(包含全省首所航空类高职院校),建成及在建安置房、公租房约17000套,建成市民公园、新汴河景观带、街头游园、公共足球场、篮球场、银行、商业等服务设施。宿马文体中心也正加快施工进度。

  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逐步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园区以“勇当共建园区先锋、打造融合发展典范”为目标,科学制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及13项专项规划,“多规合一”规范园区各项建设和发展。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全面推进路网、供排水、供热、燃气、污水处理、消防、标准化厂房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着力建设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区。

  目前,园区已实现1个小时可达合肥、南京、徐州,2个小时可达上海、杭州、济南、郑州,高铁、高速、铁路等交通体系逐步完善。

  强链补链变“单打独斗”为“产业集聚”

  园区充分发挥宿州“果海粮仓”和马鞍山“钢铁之都”等资源优势,将园区其中两大主导产业定位为绿色食品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另一方面,坚持“龙头带项目、项目成链条、链条成集群”,在引进龙头企业基础上,结合园区发展实际,加快构建绿色造纸、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同时积极抢抓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三大新兴产业风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园区抢抓机遇建特色产业平台,打造项目集聚新高地。先后建成绿色食品产业园、机械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园、绿地科技产业园等约1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让企业“轻装上阵“就是”“拎包入住”,便于形成集群和规模效应。同时,建立项目包保服务制度,出台扶持企业发展系列政策,在要素保障、项目推进、转型升级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等高对接准备。

  园区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园区“一号工程”,印发《宿马园区招商引资实施意见》,创新“一个目标牵引、一支队伍落实、一站式服务、一套机制奖惩”的招商引资机制,瞄准龙头大项目、高新技术、外资外贸等重点产业选商选资。按照“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思路,引进上下游企业,建链补链强链,实现产业发展由“小而散”向“大而强”的转变。

  园区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和产业集聚正逐步显现。

  转型升级变“旧包袱”为“新资本”

  园区在宿州率先启动并制定印发《宿马园区关于开展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从用地(租赁)面积、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综合税收、综合营业收入等5个主要评价指标和企业综合素质附加指标,对园区所有工业企业年度亩均效益进行全面摸底、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企业分为A(优先发展类)、B(提升发展类)、C(帮扶转型类)、D(倒逼整治类)四个等次。

  对D类企业,尤其是僵尸企业和低效企业,园区成立宿马开发建设公司(园区直属国有独资公司)作为实施主体,牵头办理“亩均英雄贷”融资与清理园区不良资产工作。

  截至目前,园区共落实亩均英雄贷17.1亿元;腾退标准化厂房约22万平方米,并引进新材料、智能、医疗等企业入驻厂房;清理低效用地约981亩,引进生物、食品等项目落地。

  对A类企业,由宿马集团出资成立风险补偿资金池,担保公司、银行、宿马集团成立“园区贷”,蕞快7个工作日即可实现放款,助企提质增效。

  同时,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抓手,倒逼工业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加速转型。

  省级自然公园禁止房地产开发 安徽拟...

  大众汽车集团将在合肥建设全球战略 ...

  “跟着赛事去旅行”第四届长三角体 ...

  “疯狂小杨哥”们被点名,冤枉吗?

  商议院 为合燃华润连夜整改点个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安徽担当】宿马现代产业园区:高质量打造南北合作共建园区

  2024-04-11 15:41:10

  从一片穷乡僻壤变成一座15平方公里宜居宜业活力新城;从仅有几家乡镇小作坊到落户6800多家市场主体的产业集群;从个体项目“单打独斗”到主导产业“多链协同”。12年来,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坚持“产城融合、产城双兴”发展理念,聚力主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和人气集聚,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成效,走出了一条南北合作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区域互补“穷乡僻壤”变“活力新城”

  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位于宿州市东部,是在省委、省政府振兴皖北的战略部署下,依托京沪高铁宿州东站规划建设的现代产业园区。2012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由马鞍山、宿州市两市合作共建。

  园区充分借鉴两市成熟经验,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等方面,因势利导、蕞大捷径加快园区建设,推进园区运转运行高质高效。

  园区充分运用系统思维,加快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先后建成33所学校(包含全省首所航空类高职院校),建成及在建安置房、公租房约17000套,建成市民公园、新汴河景观带、街头游园、公共足球场、篮球场、银行、商业等服务设施。宿马文体中心也正加快施工进度。

  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逐步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园区以“勇当共建园区先锋、打造融合发展典范”为目标,科学制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及13项专项规划,“多规合一”规范园区各项建设和发展。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全面推进路网、供排水、供热、燃气、污水处理、消防、标准化厂房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着力建设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区。

  目前,园区已实现1个小时可达合肥、南京、徐州,2个小时可达上海、杭州、济南、郑州,高铁、高速、铁路等交通体系逐步完善。

  强链补链变“单打独斗”为“产业集聚”

  园区充分发挥宿州“果海粮仓”和马鞍山“钢铁之都”等资源优势,将园区其中两大主导产业定位为绿色食品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另一方面,坚持“龙头带项目、项目成链条、链条成集群”,在引进龙头企业基础上,结合园区发展实际,加快构建绿色造纸、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同时积极抢抓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三大新兴产业风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园区抢抓机遇建特色产业平台,打造项目集聚新高地。先后建成绿色食品产业园、机械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园、绿地科技产业园等约1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让企业“轻装上阵“就是”“拎包入住”,便于形成集群和规模效应。同时,建立项目包保服务制度,出台扶持企业发展系列政策,在要素保障、项目推进、转型升级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等高对接准备。

  园区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园区“一号工程”,印发《宿马园区招商引资实施意见》,创新“一个目标牵引、一支队伍落实、一站式服务、一套机制奖惩”的招商引资机制,瞄准龙头大项目、高新技术、外资外贸等重点产业选商选资。按照“龙头带产业、产业延链条、链条成集群、集群建园区”思路,引进上下游企业,建链补链强链,实现产业发展由“小而散”向“大而强”的转变。

  园区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和产业集聚正逐步显现。

  转型升级变“旧包袱”为“新资本”

  园区在宿州率先启动并制定印发《宿马园区关于开展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从用地(租赁)面积、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综合税收、综合营业收入等5个主要评价指标和企业综合素质附加指标,对园区所有工业企业年度亩均效益进行全面摸底、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企业分为A(优先发展类)、B(提升发展类)、C(帮扶转型类)、D(倒逼整治类)四个等次。

  对D类企业,尤其是僵尸企业和低效企业,园区成立宿马开发建设公司(园区直属国有独资公司)作为实施主体,牵头办理“亩均英雄贷”融资与清理园区不良资产工作。

  截至目前,园区共落实亩均英雄贷17.1亿元;腾退标准化厂房约22万平方米,并引进新材料、智能、医疗等企业入驻厂房;清理低效用地约981亩,引进生物、食品等项目落地。

  对A类企业,由宿马集团出资成立风险补偿资金池,担保公司、银行、宿马集团成立“园区贷”,蕞快7个工作日即可实现放款,助企提质增效。

  同时,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抓手,倒逼工业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加速转型。

  从一片穷乡僻壤变成一座15平方公里宜居宜业活力新城;从仅有几家乡镇小作坊到落户6800多家市场主体的产业集群;从个体项目“单打独斗”到主导产业“多链协同”。12年来,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坚持“产城融合、产城双兴”发展理念,聚力主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和人气集聚,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成效,走出了一条南北合作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蕞新进展来了!徐工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试生产

蕞新进展来了!徐工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试生产

  蕞新进展来了!徐工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试生产 原创 贾汪区融媒体中心 贾汪发布   近日,首批入驻徐工产业园一期启动区的徐州福事特液压项目于8月底全线进入试生产,目前已与徐工集团进行洽谈合作,正根据订单需求进行钢管总成样品的开发打样,同时推进部分型号油箱进入小批量生产,预计将很快装载发货。   该项目作为园区第五家试生产企业,全面投产后可年产钢管总...

海南定安县定城污水厂改扩建工程(二期)项目顺利投运!

海南定安县定城污水厂改扩建工程(二期)项目顺利投运!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海南定安县定城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二期)项目历经两年建设,近日顺利投运使用。   据悉,该项目于2021年1月18日正式启动建设,旨在满足定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定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和二期共占地约62亩,定城镇内污水处理能力达3万吨/天,处理后的尾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

埇桥区:“链接”长三角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埇桥区:“链接”长三角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您当前的位置 :宿州经济产业   中安在线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郭一鹏 编辑:程洁   区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全方位融入城市发展布局,推进宿徐现代产业园埇桥园全方位融入徐州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中心建设。近年来,宿徐现代产业园区埇桥园紧盯长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契机,深入学习促进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若干政策措施,强力打造高端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