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徐州十年】坚持以“协调”理念提升发展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数说徐州十年】坚持以“协调”理念提升发展
——十八大以来徐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六
十八大以来,徐州市充分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综合******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抓实“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机遇,深化与中心区城市产业合作,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增强城市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中心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徐州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稳居淮海经济区首位,2021年占淮海经济区10市总量的比重达到21.1%、较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中心城市首位度显著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居区域首位,增速保持区域领先。区域协同互联,建立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工作等纳入国家重大规划;产业发展互进,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萧县泉山工业园、淮北市段园(徐州)产业园区等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区陆续成立;城市建设互通,2021年,开通7条城际毗邻公交线市公积金实现互认互贷,环微山湖9个县域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基础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和承载力不断提升。2021年,徐州城镇化率达66.2%,较2012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12年的253.0平方公里扩大为2021年的289.64平方公里,增长14.5%。轨道交通1、2、3号线先后建成通车。县域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徐州始终坚定不移扩大县域经济规模,激发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活力,打造特色鲜明、极具竞争力的经济板块。2021年,全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4029.87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49.6%,较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县域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比重分别提高到40.5%、53.9%、53.9%和41.3%。邳州、沛县上榜全国百强县。2021年,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17家,国家级2家、省级15家,数量居全省第3位。
内容来源:徐州统计微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