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早报数字报
在泉州,一个产业******正在悄然上演。这座城市不再满足于传统产业的辉煌,而是瞄准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高效、绿色、低碳、可持续。今年,泉州掀起了一股产业转型的浪潮,建设了一个又一个现代化生产基地,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新一批20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其中泉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入选。该基地位于石狮市海洋生物科技园,由祥芝国家中心渔港等片区构成,总面积1611亩,库容43万立方米。该基地旨在推动冷链物流与水产品生产、流通、消费深度融合,带动泉州冷链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南安码头金中村近日成功转型,将原有的55亩食用菌生产基地升级为绣球菌生产基地,成为泉州唯一的大型绣球菌生产基地。该项目由福建亿朵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总投入超过1500万元,预计7月正式投产。满产后,基地日产绣球菌将达到10吨,日产值超过30万元,年产量有望超过3600吨,销售总额预计达9000多万元。
21日,金井绿色新材料产业园(一期)招商对接会成功举行,吸引40多家意向入园企业参与。该产业园位于晋江经济开发区金井园,计划总投资10亿元,占地213亩,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已建成,预计8月交付使用,将主要招引纺织服装、绿色新材料领域企业,助力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布局。
安溪的兴溪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近日也传来喜讯,公司在茶行业整体面临挑战的大背景下,依然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去年纳税额成功突破1000万元大关。这一成绩的背后,得益于公司坚定推行的生态化种植与标准化生产两大策略。通过精心打造的生态茶园,让每一片茶叶都充满了自然的味道。同时,公司引进现代化设备,实施严格的标准化生产流程,使得每一款茶叶产品都能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近年来,德化雷峰镇李溪村依托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通过建设观景平台、人民公社等景点,并推出多种农旅体验项目,如竹林拓展、露营和亲子气象研学等,成功打造了“云上李溪”田园农旅综合体品牌。同时,结合石牛山景区等自然景观,串联起周边村落,形成了一条融合山海田林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充分展现了德化特色。
日前,南安市眉山乡太山村农田土地开发基地实施了稻螺共生模式,共投放30公斤田螺于12亩稻田中,预计9月收获时,将增加收入7200元。通过与顺和家庭农场合作,引进优良水稻种子,并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太山村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田螺”特色综合种养产业,实现生态友好和经济效益双赢。(连财)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