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智库徐州铜山经开区聚力打造千亿级智造基地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产业智库徐州铜山经开区聚力打造千亿级智造基地
徐州铜山区利国镇,千年古驿,煤铁资源丰富,采煤冶炼历史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北宋大将狄青曾在此炼造兵甲,后成为宋代四大炼铁基地之一。
资源优势带来产业兴起。前些年,这里遍布钢铁厂、焦化厂、选矿厂,产业兴旺的同时,粗放式发展带来越来越沉重的生态压力。
2016年,铜山经济开发区以利国镇为主体开始筹建;2018年,被批复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与此同时,2018年4月,徐州市打响“蓝天保卫战”,一大批“散乱污”小企业被永久关停,钢铁、焦化企业需要优化布局、转型升级,钢铁企业仅保留一家,焦化企业有序退出,新生的铜山经开区遭遇颠覆式重创。路在何方?
4月23日,站在铜山经开区墓山后一片450亩地的开阔场地上,铜山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翟明德感叹说,原先这里的45家“散乱污”小企业已经全部拆除,不久这块生态“疮疤”就会建成一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徐钢集团作为唯一保留钢铁企业,承担着重振产业雄风的重任。2019年7月31日,三期特钢生产项目破土动工,计划总投资超百亿元,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苏北蕞大的2120立方米高炉,配套建设转炉、精炼特钢轧制生产线、智能化控制中心、全封闭化环保智能料场等,同时配套建设铁路货运专线、水运码头等,蕞终打造成绿色化、智能化的“钢铁王国”。
“现在每天2000多工人奋战在工地上,三班倒施工,已经把因疫情耽误的进度抢了回来,保证今年11月正式投产运营。”徐钢三期特钢项目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离徐钢集团不远,有一家选矿厂——徐州明达矿业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厉轶在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经历了从本地资源枯竭到从外地购买原料再到环保压力一天天加大的历史递变。
“选矿厂以前是粗放经营,扬灰满天,污水横流,震耳欲聋,连鸟都不愿意从这儿飞过。”厉轶说,这样不光对不起自己,连子孙后代都对不起啊。
厉轶痛下决心,对企业进行了一场脱胎换骨革命。
“拆除了7000万元的厂房和设备,再投资5亿元建设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矿石、尾矿综合利用智能化现代工厂。”厉轶对他的新工厂充满期待,“有花园、水塘,整个厂区静悄悄的,工人们在干净无声的环境中生产。”
像厉轶一样华丽转身的,还有东特装备制造公司的董事长厉夫峰,他原有的选矿厂关闭,盘下了一座废旧钢铁厂,手握厂房和资金却找不到投资方向。经开区包挂干部帮他牵线徐工集团,搞起机械配件加工和整车生产,一期项目去年投产,现在二期工程已经建成,正办理三期工程相关手续。
“正像这些企业遇到的难题,经开区也面临着产业发展方向的抉择,是重打锣鼓另开张,赶时髦搞所谓‘高精尖’,还是依托已有资源基础拉长产业链条搞嫁接式生长,经开区审时度势选择了后者。”翟明德说。
为此,经开区重新修编了规划,区域面积从6.25平方公里扩展到30平方公里,拉开大框架,拓展发展空间,同时科学确立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新型绿色冶金产业园、新型材料循环产业园、智慧物流产业园、科技创新产业园、电商产业园和建设滨湖生态新城“六园一城”产业布局,实现传统基础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接续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以科技创新与高端突破为核心,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开放化方向延伸拓展。
在徐钢集团、翔盟精密铸造、科健环保、矿山安全设备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项目的示范带动下,精密铸件、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整机、新材料等相关产业加速集聚,铜山经开区“钢铁基因”突变,发展内涵和外延焕然一新。
“500亿级的钢铁、300亿级的高端装备、100亿级的精密铸造、100亿级的机械加工等,经开区将在3至5年内建成千亿级智造基地。” 铜山经开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利国镇党委书记李道峰说。通讯员 徐守军 尚庆迎 记者 侯力明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