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园托起徐州太阳能千亿元优势产业
科学网首页科学时报正文
作者:汪炳青 来源: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08-6-30 0:4:27
光伏产业园托起徐州太阳能千亿元优势产业
笔者近日从2008年度多晶硅产业技术与市场论坛获悉,江苏省徐州市将提升老的能源产业结构,以多晶硅生产项目为依托,专门规划建设了5平方公里的光伏产业园,按照“龙头型拉动、上下游延伸、链群式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延伸产业链,使太阳能光伏产业真正成为徐州市的优势支柱产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预计到2010年江苏省徐州市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届时将在中国新能源发展史上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
江苏省徐州市目前正在加快培育光伏光电三大产业链:一是依托该市电力、煤炭、氯碱、硅石等资源能源优势,以江苏中能硅业公司、金浦北方氯碱、沛县天成化工等企业为龙头,以徐州经济开发区、新沂、沛县等地为载体,全力打造“石英工业硅三氯氢硅多晶硅单晶硅”的硅材料产业链;二是以台湾强茂、中美矽晶和徐州罗特艾德为龙头,重点发展太阳能级硅材料及下游光伏产业,加快延伸“多晶硅锭单晶硅片晶硅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太阳能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并积极发展太阳能电池专用材料、配套产品和光伏系统集成相关产业;三是以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为重点,大力发展电子级硅材料及下游半导体产业,加快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学器件等产业集聚,重点打造“单晶硅硅抛光片外延片集成电路”产业链,同时延伸发展终端电子信息产业。江苏中能光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多家能源企业共同投资在江苏省徐州市动工建设多晶硅项目,引进德国、美国、日本生产设备并引进美国的氯氢化技术,一期工程年产1500吨多晶硅,项目建设速度很快,目前也已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而预计总投资为98亿元人民币的多晶硅二期工程已经被列入2008年徐州市重大投资项目之一。此项目将实现年产1500吨电子级多晶硅的生产能力。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活动中,来自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相关部门领导、行业领域权威专家以及多晶硅生产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等,就我国多晶硅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国际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协会中国部总裁丁辉文指出,目前多晶硅的市场价是300多美元一公斤,随着生产厂家的增加,竞争日益加剧。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点就在于科技创新,用科技创新来实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开发能力是制约未来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的多晶硅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缺乏核心竞争力,国家在布局多晶硅产业发展时,应强化政策导向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和市场竞争力,以此推动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和技术提升。
迫于能源和环境压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已成为发达国家的能源新宠。日本、德国和美国是推动光伏发电蕞有力的国家。据悉,欧盟计划在2010年安装3GW的光伏发电装置,2030年增加到200GW左右。美国预计2020年光伏发电累计安装量达到36GW。日本到2010年安装近5GW。发达国家既是光伏发电产品的消费大国亦是制造大国。世界光伏电池制造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美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其中日本2005年光伏电池产量达到833MW,占据了世界光伏市场份额的近半壁江山。中国进入了世界光伏制造十大国之一,2005年光伏电池产量为128MW,列世界第四位,占世界市场分额的7.4%。
根据我国初步完成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达到2GW,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对于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缓慢,业内人士普遍表示担忧。尤其目前有关光伏发电上网的电价和管理办法还未出台。这可能成为影响国内市场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