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黄河故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原标题:关于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黄河故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黄河故道西起河南省兰考东坝头,流经豫、鲁、皖、苏四省,到江苏省滨海县套子口入黄海,沿线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存等资源丰富,保护开发条件好、潜力大。解放初期开始的黄河故道一次开发,通过实施疏浚中泓、泄水归槽、植树造林、改良土壤等工作,初步改变了旱涝频发、风沙肆虐、目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加工能力不强,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发展理念,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是包括生产、消费、流通、创新和金融在内的全方位发展,明年将迈入“十四五”规划期,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用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黄河故道综合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来统领,把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等有机结合起来,围绕黄河故道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用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深入开发特色农产品资源,重点发展优质粮食、出口创汇菜种植、特色果品种植、特种鱼养殖等特色产业。以园区为抓手,以项目作支撑,通过实施品牌农业战略,提高故道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规划遵循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使黄河故道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并行发展。同时,努力将徐州打造成为黄河故道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具体建言如下:
一、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打造粮食产业经济
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前提,保持粮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以优质稻麦为主导品种,改善基础生产条件,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提高故道粮食产能,发挥故道已有的粮食种植优势,开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推广扩大农业机械化服务面积,引进新农业综合体管理模式,全面建立追溯体系。通过打造优质稻米、强筋小麦、饲用玉米、优质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基地,实现故道地区粮食总量增加。立足于徐州作为优质稻麦主产区的优势,建立粮油产品精深加工区。从育种改良、种植工艺、加工标准等方面,加强优质稻麦产业化建设,塑造“黄河故道优质稻麦”的精品品牌形象,推进传统粮食产业高效发展。
二、利用黄河故道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黄河故道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将以优势农业产业为主导,改变目前以初加工为基础的低端产业现状,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延长产业链条,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立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区,推进特色农业提档升级,提升产业的整体效益。发挥故道区域沙质土壤的自然优势,加大根茎类作物种植,花生、鲜食玉米、马铃薯、甘薯、食用豆等特色品种种植与产业化开发,以特色农产品彰显故道产业特色。
三、创新金融,设立基金赋能新产业
面临社会经济结构转型,黄河故道区域要在适度发展加工业的前提下,摆脱故道区域市县的发展短板的困境,更要集聚优势资源,创新金融赋能产业模式,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农业从种养为主的一产,向综合性的一、二、三产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过渡,提升整体产业效益,增加地方税收。注重生态多样性引领,如创新发展芳香产业、食药同源等产业发展。为此,要鼓励黄河故道沿线地区设立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扶持优势产业发展。
四、充分利用黄河故道农耕文明遗产,大力推进生态休闲农业发展
整合故道历史文化资源,故道区域内千年历史文化发展如繁星璀璨,梳理文化脉络,整体策划旅游观光线路,开展体育竞技,注重宣传和引导,改造基础设施,再以发展特色林果、生态湿地等生态友好型农业产业为依托,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带,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产业高效发展相融合。鼓励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扶持优质粮食、高效瓜菜、特色林果等优势产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引进并推广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统筹带动农民,并通过生态环境改善,引导农户开展生态休闲旅游服务,开辟增收新渠道,实现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
五、更好地保护区域水资源,发展绿色生态走廊。
黄河故道沿线的水资源量和水质状况良好,基本可满足当地农业发展需求。目前经过故道西、中、东区位实施的水系分段治理,初步实现了纵向梯级控制,并拦截了故道的部分地面径流。黄河故道地区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普遍达到Ⅲ级水质,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为黄河故道地区形成了一道防沙固沙的生态屏障,但要发展成为具有故道特色的绿色生态走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其景观效益。
六、立足徐州,率先创建黄河故道产业发展试验示范区。
黄河故道80%的河段位于江苏省苏北地区,西起丰县二坝,流经徐、宿、淮、盐四市。黄河故道从西北向东南穿过徐州市区,徐州境内长度234公里,占黄河故道总长度的31.7%,占苏北黄河故道总长42.3%,大部分在睢宁境内。早在2012年9月,徐州市农委委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编制《徐州市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规划(2013-2015)》。建议构建优质粮食、高效瓜菜、特色果品“三大主导种植产业”、生态畜禽养殖和设施渔业“两大生态健康养殖产业”和“一个农业休闲观光产业”体系,促进黄河故道沿线生态环境建设,并深入挖掘各个产业的发展特色。建议国家将徐州作为黄河故道产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区,着力打造绿色发展的样板。
目前,国农智库已经在徐州设国农乡村振兴研究院,以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和乡村振兴为课题,从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出发,开展地理标志认证和品牌发展战略、突出电商优势,开展基层培训工作、吸引农民返乡创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建设美好乡村,促进和谐稳定发展,是黄河故道区域农业产业未来发展肩负的重要使命。
以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蕞普惠的民生福祉为指导思想,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改善和提升黄河故道生态环境为前提,以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为基础,以高效农业建设为重点,以突出特色农业产业为核心,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示范为引领,全面推进黄河故道沿线农业综合开发。围绕生态优先、粮食安全、高效主导三大要素,全面开展乡村振兴、乡村环境治理,如睢宁县的集中居住模式建设推广美丽乡村等模式推动,建立具有保障改善生态、保障粮食安全、强化经济、富裕农民和传承文化功能的故道区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黄河故道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特点的特色农业走廊、绿色生态走廊、历史文化走廊、旅游观光走廊。(谢向英,农工党中央联络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农智库院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