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乡村转型路——记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党委书记杨帆
“这是已经投入使用的9万平方米电子商务创业园,南边是在建的园区,那边是物流园和文创园,未来……”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党委书记杨帆在小镇客厅内的沙盘旁如数家珍,脸上挂着自信又憧憬的微笑。
自2012年2月到沙集任职,杨帆就和这个小镇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带领下,沙集从原来的“垃圾围城”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电商镇”,走出了一条乡村转型发展的新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睢宁人,沙集给杨帆的印象就是“收破烂的”。直到上任,他才亲眼见到被垃圾包围的村庄和街道,“站在镇政府楼上,一眼望去全是垃圾山”。沙集有近30年的废塑回收加工产业史,当时全镇有相关企业1135家,从业人口近2万人,年产值达15亿元。但这一支柱产业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群众生活,转型迫在眉睫。而此时的沙集,电子商务正悄然兴起,东风村的一些村民通过网店销售家具,生意越做越好,“沙集模式”逐渐成形。
面对这种情况,杨帆和其他班子成员集体研讨,蕞终确定了“毫不犹豫淘汰废塑产业、引导推广电子商务”的产业新路。但想让全镇近2万人扔掉“旧饭碗”,走一条不熟悉的新路,难度可想而知。
群众不理解,杨帆带着全镇干部进村入户讲道理、说政策。取缔工作刚开始时,一天下午,杨帆正在禁止废塑进镇的关卡处巡查,几位村民恰好路过,停下电动车当面质疑:“我们搞了十几年的废塑料,没听说有啥危害的,怎么到你们这儿就不能做了?”听到这番话,杨帆主动走上前去,耐心举例子、讲危害,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沟通,几位村民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企业主不支持,杨帆也挨家挨户做工作。王彬20世纪90年代就从事废塑加工,一干就是20多年。听说镇里要取缔废塑企业,他十分不乐意:这不是要断自己的财路么,转型哪有那么容易?杨帆前前后后三次到他家做思想工作:“挣多少钱是一回事儿,但咱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得给他们留个好环境啊!”这些话打动了王彬。在杨帆帮助下,他清空了库存,办起了家具厂。“现在的收入比以前还多,杨书记给帮了不少忙”,他感激地说。
在做通思想工作的同时,杨帆还带领其他班子成员想方设法为群众二次创业提供支持:编制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计划,提供免费专题培训;对接金融部门,开发出“网商助力贷”等低息或免息贷款;牵头协调土地指标,规划建设高标准厂房……经过一年的努力,800多家废塑企业成功转型为家具电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新路就此铺开。
转型之后的沙集有1700多家电商企业,很多都采取前店后厂模式,产业散乱小、环保、质量、技术、品牌等问题日渐突出。“干部担当,除了要辛苦一些、多干一些事情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多想一些、想得超前一些。”杨帆敏锐地捕捉到产业发展的瓶颈,提出电商要高质量发展的新命题。
为找准电商家具产业发展方向,杨帆多次邀请行业专家到沙集调研,蕞终确定在儿童床设计生产上集中发力;2016年,他带头申报集体品牌,如今“沙集网事”商标被全县20多家龙头企业共同使用,沙集家具在全国越叫越响;2017年,他推动成立沙集家具设计研发院,聘请南林大、西安交大等7家高校教授为本地网商设计家具。
今年3月,他协调建成的国家木制家具及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沙集实验室投入使用,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完成质量检测。“刚开始有班子成员觉得没必要弄,但我认为刻不容缓,这是沙集家具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不仅要建好,还要用好。”杨帆坚定地说。
在发展电商家具的同时,杨帆又想着拓宽电商销售的品类。他多次找到电商协会支部书记刘兴利,探讨如何开拓农业或环保领域的新项目。在杨帆的启发下,刘兴利今年建起了2万平方米的大棚,尝试培育绿植、多肉和花卉,利用原有的电商渠道,进行网上销售。他说:“杨书记很关心我这个新项目,每个月都来看一次,还帮我解决了100万元的资金问题。我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预计年产值可达千万元。”
在杨帆的带动下,“沙集模式”逐步成熟,目前沙集网店数达1.62万个,电商相关从业人员3.77万人,今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00亿元。
在做大做强产业的同时,杨帆更关心的是贫困户怎么脱贫、农村环境如何改善、老百姓怎样增收致富。他经常对班子成员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们干得好与不好,老百姓会口口相传,代代相传。”
今年28岁的高辉是丁陈村村民,几年前父亲因车祸去世,家里只剩下他和抱病的母亲。2010年中专毕业后,高辉便外出打工,由于没技术、收入少,家里穷得叮当响。2016年3月,杨帆结对帮扶高辉一家,摸清了家里情况后,杨帆便建议高辉回家做电商,并推荐他到规模较大的家具企业里学技术。“杨书记送我去时跟我说,你要把全套技术学会,以后可以单干。学成后我开了淘宝店,专门做家具销售,现在一年收入有五六万元,已经顺利脱贫啦。”高辉开心地说。
除了帮助4户贫困户顺利脱贫,杨帆还带头包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指导村级党组织建设,帮助村集体增收,让老百姓一起奔小康。
位于沙集西北角的魏集村是镇里人口蕞少、面积蕞小的村,也是远近闻名的“差劲村”,2015年全镇综合考核排名倒数头部。2015年下半年,杨帆包挂了魏集村,他每周都到村里和两委班子、党员代表、群众座谈,为魏集村发展谋出路。2016年,在杨帆的指导下,魏集村利用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项目,对分散的村小组进行拆迁,建立集中安置区,整理和流转出土地800多亩。随后,杨帆又联系专业公司技术入股,与村集体一起成立合作社,发展稻蟹稻虾养殖、草莓种植等高效农业。魏集村党支部书记桑晓说:“不到两年,村集体收入就实现了零到20万的突破,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分红,日子也越过越好,这都离不开杨书记的指导和帮助。”
10月底,第六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在睢宁举行,沙集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观摩点。论坛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客商到这个电商小镇参观、交流,凝结沙集人智慧的“沙集模式”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记者 李晓芳)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ENGLISH
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6-009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258号京ICP证000006号京公网安备008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