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地块容积率调整可行性研究——以徐州佳海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例
摘要:工业用地容积率是地方政府调控工业用地建设的必要手段,近年来随 着相关工业用地容积率鼓励政策的提出,一些容积率较低的工业用地亟需适当提 高,以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和价值。本文以徐州佳海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例,分析了 工业用地容积率调整的可行性。
关键词:工业地块;容积率调整;可行性;徐州
徐州佳海智能制造产业园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产业,其功能定位是因地制宜 的打造特色、专业化的产业空间,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创业空间,为城 市打造优质生活环境和交往空间。项目位于泉山经济开发区中部,是泉山经济开 发区“都市型小微工业企业组团”中的“小企业创业试验基地”。地块内现状为 空地,周边分布有永日电梯江苏有限公司、宝盈新能源、徐州鑫科机器人有限公 司、徐州西苑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徐州久之盈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徐州网架钢结 构加工基地、永嘉科技园等现状建成企业,以及村庄建设用地和少量工业用地。 地块周边已经形成系统的交通网络,东西向主要道路有鑫源路、腾达路,南北向 主要道路有莲湖路、顺堤路。
2013 年底,地块连同南侧用地共 17.90 公顷(268.5 亩)作为永日电梯项目, 地块规划条件中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容积率控制在 0.7-1.0。实际建设用地约 11.42 公顷,剩余地块约 6.48 公顷,实际建设总建筑面积 57409.72 平方米,计 容总建筑面积 89995.4 平方米。2019 年作为徐州佳海智能制造产业园 A 地块建设 使用,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2.1 出台政策利好工业用地集约高效利用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 号)、《建设 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建规[2012]22 号)、《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开展 城镇建设用地提效工程的意见》(国土资发[2017]177 号)等政策,本地块在符 合规划、用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提高容积率,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不仅有利于国家政策的实施,同时使低效率浪费工业用地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管理, 并挖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巨大潜力,集约、高效的利用工业用地符合我国土 地利用的国情需要。
2.2 低容积率难以满足工业用地项目类型的创新发展
本地块在保证一类工业用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创新发展以新材料、节能 环保和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智能制造生产制造基地,是集智能制造上下游产业链及 配套用房于一体的面向中小企业的多样化创新创业空间。在工业用地项目从传统 厂房上升为高标准厂房后,原规划设计条件中约束的 0.7-1.0 容积率已经不能满 足地块项目类型的现实发展需要,亟需通过容积率的合理提升来满足地块的高端 建设需求。
2.3 高效项目利于提升单位面积土地价值
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工业用地的用地绩效,企业的业态类型直接影响工 业用地的投入产出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是工业用地绩效影响因素的重要维 度,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业态作为主导产业是提升绩效的有效途径。本地块的业 态由低效产业让位高效产业,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单位面积土地的 投资密度和产出效益将得到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也将得到提升,并促进土地价 值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
本地块是现状具备存量更新条件的零星工业用地,在政策导向和规划设计的 积极引导下,予以容积率控制指标的合理、合规提升,释放存量工业用地空间, 提升土地利用方式内涵发展水平,实现土地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节约集约用地
刚性要求和长效机制,以小空间、低租金、高聚集的优势特点吸引小微企业入驻, 促进此类工业用地的健康发展,是盘活、激活闲置工业用地的有力举措。
徐州佳海智能制造产业园基于徐州市建设目标的实现,围绕核心产业集群, 以智能制造上下游产业链引导和推动行业发展。地块南部高标准厂房已经封顶, 同是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为主导的产业类型,C 地块用地规划条件容积 率控制在 1.0-1.5,规划批准设计方案容积率为 1.40,由此,佳海智能制造产业 园 A 地块容积率调整至 1.0-1.5 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诉求。
根据《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 年版)》,本地块位于新开发区 域,工业建筑多层容积率指标控制在 1.0-2.0。
根据《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18 年版)》,本地块工业用地项目中涉及的 器材制造项目用地的容积率不应低于 1.0。
鼓励建设四层及以上带工业电梯的高标准厂房,高标准厂房容积率不低于 1.6。
本地块为生产制造型企业,绿化设计强调规整、秩序的景观风格,保证生产 安全和劳动效率,同时提高工业园区的审美性。方案拟规划形成内部用地紧凑, 工业厂房林立,管线密布的空间格局。由于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料和燃料,需 要一定数量的仓库堆场及断面较大的道路,在对地块内部进行景观规划时“见缝 插绿”,运用灵活的绿化布置手法,以植物为主体进行造景,实施森林进园、森 林围园。
地块的规划建设倡导城市双修理念,实行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生态防护性 是工业园区景观蕞本质的特点,工业园区因其所从事行业的独特性,会产生一定 的工业垃圾,如噪音、粉尘污染、废弃废水等,对周边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通 过进行合理的景观规划,结合所规划工业园区自身工业生产的特点,利用绿植、 循环装置等方式为园区及园区周边提供高质量的空气、净化的水体,还城市以绿 水青山、生态自然。
本次交通分配主要是将项目产生的新增出行量分配到具体的路段上,得出各 路段由于项目建设而产生的新增交通量,从而分析拟建项目对周围路网服务水平 的影响。将地块诱增交通量与背景交通量叠加,得到叠加后的各条道路的交通量 和饱和度,地块周边已形成比较完善的道路网络。根据各路段饱和度分析,地块 建成后,周边道路整体运行状况良好,路段机动车交通影响不显著。
根据《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徐州市建筑 物配建停车设施设置标准与准则》(徐规字(2011)75 号),项目与城市主要道路 交叉口的距离应满足以下要求:道路红线 米;道路 红线 米;道路红线 米。 该地块拟规划出入口设置在莲湖路和鑫源路上,出入口与道路交叉口的距离满足 规范要求,布局合理,对道路交通影响不大。
通过现状调研徐州佳海智能制造产业园 A 地块的区位现状、项目发展诉求、 城市景观及地块内部环境,深入研究分析了地块容积率调整的必要性、可行性, 并结合地块项目的实际可操作性,在满足国家与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保持除 容积率以外,其它用地控制指标均符合规划条件、容积率调整后对周边道路交通 以及环境都不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提出将徐州佳海智能制造产业园 A 地块容积率 由原来的 0.7-1.0 调整至 1.0-1.5 是必要且可行的。
参考文献:[1]余玥.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上海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 的路径探讨[J].经贸实践,2018(12).[2]黄慧明,周敏,吴妮娜.佛山市顺德
区低效工业用地空间绩效评估研究[J].规划师,2017,33(9).[3]黄凌翔,赵 娣,金丽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实现研究——基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673 个地块的调研[J].中国土地科学,2014,28(10).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