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大院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彭城大院 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城市飞速发展,让我们失去了很多,
过去在这个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天的讲的,就是在彭城大院听到的故事。
民国时期,彭城大院所在地曾是浙江会馆,位于今日的徐州解放路8号。1924年“欧亚艺术研究会”的一些热心美术教育之士在这里创办了徐州艺术专科学校,1925年8月27日正式开学,并发展成为了一所民国时期四大国立艺专之一。
当时在徐州艺专任教的老师有:山水画教师阎咏伯、司香谷、周鸿业;花鸟画教师萧龙士、王琴舫、王继述、陈云程;木炭画教师李可染;水彩画教师张金石、梁倜生;铅笔画教师王祥甫、袁文明;音乐教师赵光如、杨郁生;美术史教师王子云;公民教师郭乐山(地下党员);篆刻教师侯慧生。徐州艺专培养了许多著名的画家和艺术家,为中国近代美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32年秋,徐州艺专为创办七周年举办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师生联合画展,并邀请了全国许多知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前来参观: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教授王子云、上海著名画家徐悲鸿、汪亚尘、王远勃、王济远,苏州画家染鼎铭,南京著名画家陈之佛、张书旂,书法家唐陀,北京书法家张伯英,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这样多的美术界知名人士于校庆前专程赶到徐州,欢聚一堂,可谓我国美术界在徐州的一次盛会。
1937年秋,日本侵略军从华北大举南下,战事紧张,为了逃避日机空袭,徐州艺专迁到西乡拾屯,继续上课。1938年5月,因为徐州即将沦陷,徐州艺专被迫停课。
徐州艺专从1924年创办到1938年停课,历时14年,毕业学生约五百名。在动荡、苦难时代诞生的这所美术专科学校,在徐州美术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抗战胜利后艺专虽未能恢复,但依然是文化艺术活动的集聚地。
历经百年,沧桑巨变,人们记忆中的“美术之家”已渐渐被遗忘,经过近几十年徐州市政府的驻地与搬迁,时至今日,徐州解放路8号开始了他的文创故事。
如今的解放路8号已成为彭城大院文化创意产业园,彭城大院将为每一位创客们提供天马行空的场所,他们在这里创作,在这里实现梦想。
无论你是艺术家、设计师还是文化学者、公司白领,彭城大院将满足你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在彭城大院,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演绎自己的生活哲学。
彭城大院,将成为城市钢筋水泥中少见的清幽之处。阅读、画画、休憩,玩耍...仰望这片不可多的蓝天,让与创意碰撞而起的思绪可以再飞远一些...
当年的建筑,略带斑驳与沧桑,但都是时光的印记。文化与艺术因时间而历久弥新,更加珍贵。如今的彭城大院文化创意产业园,将用创意继续诉说着徐州解放路8号的故事...
彭 城 大 院 文 化 创 意 产 业 园
(原徐州市政府/青年路与解放路交叉口招商银行南隔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