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咬定大項目厚植產業強市發展新優勢
10月23日,徐工輕卡項目落戶徐州空港經濟開發區,預計總投資10億元,“十四五”期間將形成30億元產業規模﹔
10月22日,深地科學與工程雲龍湖實驗室揭牌,實驗室將打造智能高端裝備和防災應急救援產業鏈,推進前沿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究和產業化開發深度融合﹔
10月21日,總投資6億美元的金陽(香港)太陽能材料20GW大尺寸異質結硅片項目落戶經開區,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蕞大的單體大尺寸異質結硅片生產基地﹔
10月21日,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與金陽(香港)太陽能材料有限公司20GW大尺寸異質結硅片項目正式簽約。該項目的簽約,不僅意味著又一個“1號工程”項目落地發展,也為徐州搶佔新能源產業制高點增添了新動能。
金陽(香港)太陽能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材料科技公司,致力於環保、能源等相關領域,並專注推動低成本及高效太陽能電池和相關材料研發和生產。2015年,收購獲得石墨烯技術並致力於其在相關產業的研發和應用,經過多年研究於2020年9月成功利用鑄錠單晶硅片制造高效單鑄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超過24%,成本大幅降低,性價比凸顯。該公司也因此成功轉型為材料科技公司,未來將成為國內光伏領域的強力競爭者。
在市委書記庄兆林的歷次調研中,招商引資“1號工程”不僅是熱詞,還被賦予了“加力度、增熱度、提精度”的發展要求和目標,也體現了我市將招商引資視作經濟發展生命線的施政理念。
招商引資“1號工程”項目是指投資在50億元人民幣(或3億美元)以上的制造業或現代服務業項目,也是我市招商引資的重特大項目。項目要求簽訂正式投資協議並於考核年度內完成注冊,原則上要自注冊之日起一年內開工建設。
徐州經開區的銀科5G智能終端生產基地項目、新沂市的溫德水性超纖項目、邳州市的金發循環高分子材料項目、雲龍區的德基商業廣場項目……
據我市商務部門的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已通過初審的招商引資“1號工程”項目有14個,比去年全年增加3個,其中1個項目已部分投產、7個項目已開工建設,在大項目招引建設上有了新的突破。
徐州經開區中車交通(徐州)超級工廠項目正在進行基礎施工﹔徐州經開區寶馨智能裝備制造項目地塊確定待挂牌﹔徐州高新區青山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基礎施工﹔豐縣雅迪高端新能源機車項目正在平整土地﹔沛縣中利光伏電池片及組件項目廠房主體施工,部分設備已經訂購,預計10月底進場安裝﹔沛縣五譽興紡織新材料項目廠房***結構施工中﹔邳州市取芯傳感器及光纖激光器項目10萬平方米傳感器、光纖激光器車間及研發中心主體完工﹔邳州市九旺鋁型材項目進行基礎施工﹔新沂新風鳴聚酯纖維、新沂中清高功率光伏組件及高效新型光伏電池制造項目進行基礎施工。
2020年,全市招商引資“1號工程”項目共11個。目前,銀科5G智能終端生產基地、邳州市金發循環高分子材料項目、新沂市溫德永性超纖項目、新沂市啟峰5G精密智能制造中心4個項目已投產或部分投產。徐州經開區天通科技產業基地項目、思路迪抗腫瘤生物創新***研發生產項目、邳州市弘信柔性電子材料項目等6個項目已開工建設。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也是建設產業強市的“蕞強引擎”,這在全市上下也早已成為了共識。
緊盯目標、主動出擊,徐州上下紛紛拿出十二分的拼勁招新項目、大項目、好項目,在新征程上推動產業強市再掀新熱潮、再開新局面。
緊扣“6+4”先進制造業和“6+3”現代服務業,我市堅持立足產業定位抓招商,綜合運用產業鏈招商、小分隊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大力引進符合我市產業規劃、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產業項目,取得明顯成效。今年前3季度,全市“765”簽約注冊項目545個,完成全年任務的77.9%,超序時進度2.9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項目451個、佔比82.8%,新興產業項目384個、佔比70.5%,佔比較去年同期分別提高6.4和11.5個百分點,招引項目呈現出質量明顯提升、結構持續優化的良好態勢。
18個省級重大項目年度實施項目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部開工,其中徐工工程機械特種作業車、中能高純度顆粒硅等項目部分產線已投產。245個市級重大產業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65.9%,高於去年同期5.1個百分點,新列入計劃的18個項目已開工17個。在庫項目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比去年同期增加563個,1億元、5億元、10億元、50億元項目均明顯增加,其中10億元、50億元工業項目分別增加53個和13個。
為實現項目快落地、快建設、早投產,我市一方面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拿地即開工”制度,有效破解企業投資項目審批“辦事慢、辦事煩、辦事繁”難題,鋪就重大產業項目建設“高速公路”,打造項目建設全程無堵點“徐州速度”,目前,全市15個“拿地即開工”試點項目中,8個項目已完成試點進入項目施工階段。同時,大力弘揚“店小二”精神,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舉措、提高服務效能,為項目建設提供“保姆式”服務。
一方面積極完善平台載體建設,為項目落地發展提供更優產業環境。今年前三季度,徐州綜保區完成進出口101億元,同比增長70%。徐州經開區、徐州高新區、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成功獲批江蘇自貿區聯動創新發展區,為我市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有力支撐﹔中國(徐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快速發展,已進駐跨境電商線上公共服務平台企業累計超過400家。淮海國際陸港海關監管區順利通過驗收﹔徐州中歐班列徐州至羅斯托克國際鐵海連運新線路實現首發﹔國際郵件集散中心已完成一期建設工作,預計年內封關運營﹔觀音機場國際貨運監管倉庫提升改造、國際候機樓整體改造項目積極推進……
今年是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和“十四五”的開局起步之年,項目招引建設的成效直接關系“十四五”強勢開局。
這個金秋,徐州上下正以奔跑之姿, 加速行進在建設產業強市、打造區域中心的時代征程中。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