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业园区“娘子军”穿战袍战一线
本报讯(记者 蒋新会 通讯员 沈莹 王晓晴)连日来,无数志愿者挺身而出加入抗击疫情的队伍中。在徐州工业园区南庄社区涌现出这样一批志愿者,在家中,她们是母亲、妻子、女儿……但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奋战在抗疫的蕞前线,成为社区群众健康“守护者”。
4月8日下午,南庄社区工作者贾宁、赵珍珍、沈莹结束了一天的信息采集工作后,没有选择休息,把辖区居民户口底册全部打印出来,进行分组分片,挨家挨户地进行核酸检测人员排查,对于家里住户找不到人的情况下,晚上回到村委会再一一进行电话核实,确保一人不漏,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守门员”,从接到疫情通知连续十余天奋战一线小时工作模式。“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我辛苦一点是值得的。”贾宁说。
在本轮疫情一开始,贾宁便和沈莹、赵珍珍等社区其他女性工作者及志愿者协助核酸采样的信息采集工作,虽然她们都不是专业人员,但经过培训,都能熟练地操作手机扫描身份证进行居民信息采集,有的居民带着户口本过来,她们还要手动把信息输入系统。低着头始终保持这样的姿势,一个接一个地采集居民信息,一个试管里面是十个,接着就是封管,再进行新试管条码的粘贴,扫描新试管码,继续采集居民信息……她们穿着严实的防护服每天都在核酸检测采样点上重复着这些工作,不仅温暖了群众,也提高了核酸采样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们不敢喝水,厚重的防护服闷得透不过气,汗水浸透了衣衫,口罩在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双手在不透气的防护手套中被汗水泡得发白,她们没有丝毫懈怠,更没有丝毫怨言,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社区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志愿者从静、杨增荣今年55岁了,她们是南庄社区3组和4组的村民,自告奋勇地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她们说:“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抗疫行动助一把力。”防疫工作中她们负责消杀工作,每天背着沉重的消杀器具来来回回在核酸检测采样点进行消杀。十余天的消杀工作,她们的肩膀磨红了,脚底磨出了水泡,有人建议找人替换一下,从静却说:“这点辛苦不算什么,为了大家的安全,我还能坚持。”一天的消杀结束后,没有选择休息,而是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对核酸检测采样人员进行排查,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每名工作人员。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苏新网备200602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视听许可证1009344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0014号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