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上半年招商路线图:瞄准粤港澳 对接长三角
从“屏对屏”到“面对面”,徐州创新招商形式,实施精准招商的做法成效显著。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志在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徐州,深刻认识到:产业发展的步伐不能停、更不能等。
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到各县(市)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纷纷行动起来,亲力亲为,冲在招商头部线,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加油蓄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不得不改变策略、创新形式。从2月份起,“线上招商”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国内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的新阶段后,由领导带队的小分队精准招商加快推进。
为深化徐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领域合作,主动抢抓大湾区重大发展机遇,从4月份起,徐州市便启动粤港澳大湾区系列招商活动,紧紧围绕四大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和“新基建”产业招商、创新创业型企业和高端人才招引,密集展开板块招商战队面拜企业、市领导率领小分队精准招商。各地驻深招商人员全部到位,紧张而有序地开展工作,并同步推进线上招商活动,全面拉开“战疫情、保发展”序幕。
6月15日至17日,市长庄兆林率队赴上海开展精准招商活动,这是继粤港澳大湾区系列招商活动之后,面向长三角重点区域开展的又一次点对点精准招商活动。
进入4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带队各板块、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开展的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系列精准招商活动和长三角(上海)系列精准招商活动,共拜访行业领军型企业、龙头企业50余家,推进洽谈项目70余个。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市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开展小分队点对点精准拜访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招商精准度和实效性。
宝能数字未来城、中科创客、招商局集团金融集聚区、远东宏信产业基金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现场签约。
从深圳到上海,精准招商的指向十分明确:聚焦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基建领域产业,面向重点区域,梳理摸排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投资信息,突出重特大项目、行业小巨人项目,招大引强取得新突破。
仅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队开展精准招商活动看,在深圳、上海共计拜访了27家企业。记者注意到,这些企业类型涉及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基建等产业,高度契合徐州发展实际。
每到一家企业,周铁根、庄兆林都详细介绍徐州产业发展方向、交通区位优势、营商环境等内容,始终带着满满的诚意。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徐州高规格开展精准招商活动也让企业家们备受感动,坚定了大家投资徐州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注意到,今年徐州市招商引资工作有了许多新变化。针对投资带动性、行业代表性和区域引领性突出的重大项目,徐州市专门建立实施“招商1号项目工程”重特大项目推进机制,要求各板块洽谈储备1至2个投资50亿元、百亿元级项目作为“招商1号项目”,由各地主要领导包挂,成立专人专班高频次推进项目洽谈,在政策支持、要素供给上予以全力保障。
目前,全市已完成注册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4个,另有24个在谈推进的“招商1号项目”进展顺利。
创新招商工作、降低疫情影响,迫在眉睫。为此,《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群防群控形势下经贸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措施先后出台,确保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资两不误。
在疫情防控期间人员流动受限的情况下,徐州市突破传统招商方法,运用互联网思维实行多元化招商,指导各地开启灵活多样的云端线上招商模式,改“面对面”为“线连线”“屏对屏”,通过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方式,开展“不见面招商”,做到连线不见面,招商不断线月份,全市实现线亿元,线亿元。
从“云签约”到“云服务”,徐州创新招商的工作不断深入。徐州市运用线上平台加大招商项目整合和推介力度,高频次、高精度、大范围发布招商项目,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全流程对接,为客商提供领办、代办等专业化、精准化远程服务,安排专人密切跟踪重大项目进展,建立“无线服务先锋队”“招商人员先锋岗”,为项目配备“服务大使”和“专职保姆”,协调解决企业和项目在市场经营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创新招商形式对招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以来,围绕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商务局会同市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等部门联合举办了5期“招商线上大讲堂”,通过视屏会议形式邀请国内行业专家讲授主导产业招商专业知识,参培人数达2500余人次。市商务局还与中国电信合作搭建了“招商大讲堂”常态化学习交流平台,将加大频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部门招商领导及一线招商人员讲述先进制造业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招商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
1至5月份,全市完成注册“765”产业项目295个,完成年目标任务的42%,总投资1128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占比77%,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71个,占比58%。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徐州市持续强化对“765”注册项目的管理服务,对注册入库项目实行台账式管理,强化协调调度和分析研判,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同时更加侧重对“招大引强”的考核激励,新设置了对引进“总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或10亿美元以上产业项目”和“50亿元人民币或3亿美元以上的产业项目”的考核项。突出结果导向,设置重特大项目实施进度分,按照注册、开工、投产和达产进度得分;突出全过程考核,提高了由洽谈、签约项目转化为开工、投产项目进度的考核分值。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