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鼓楼区委书记罗德清:爬坡过坎向新而行争当淮海经济区标杆示范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徐州市鼓楼区委书记罗德清:爬坡过坎 向新而行 争当淮海经济区标杆示范
本报推出“二十大‘经’视角”专栏,邀请各方面人士从不同的经济视角畅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体会和实践思路,敬请关注。
踔厉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向未来。徐州市鼓楼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淮海经济区高端商贸商务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标杆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社会治理创新先行区“四区”同建战略抓手,奋力闯过老工业企业关闭搬迁改造的空巢阵痛期、重塑产业经济结构的爬坡过坎期、提升主城区功能品质的攻坚决战期,努力以较小的空间面积实现更大的贡献份额,以较晚的开发时序实现更高的发展层次,以较弱的基础条件实现更快的速度和变化,努力在鼓楼区画好中国式现代化现实图景“工笔画”。
巩固扩大传统产业优势,加快建设高端商贸商务核心区,着力增强辐射带动力。商贸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既聚商气、更聚人气,商贸业的繁荣发展标注着城市的发展活力。我们坚持巩固扩大传统优势,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双向发力、新业态与新模式齐头并进,着力打造淮海经济区规模蕞大、档次蕞高、业态蕞全、环境蕞优、活力蕞强的高端商贸商务核心区。
调整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标杆区,着力增强创新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人才集聚度高、土地利用效率高等鲜明特点,以高新技术产业淘汰置换落后产能,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我们坚持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围绕市“343”创新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拉长产业链条,助推高新技术产业更快发展。
创建都市工业“新典范”。锚定都市型先进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不动摇,在高端半导体设备和先进封测方面,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备、半导体先进封装及模组、LED背光模组,加快形成集聚集群;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重点发展移动智能终端、新一代通信设备,以中电子、中电科等国家队为依托,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智慧医疗器械方面,重点发展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及高质耗材关联行业,建设智慧医疗器械产业新高地,努力打造都市型工业发展新典范。
打造科技创新“强引擎”。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内培外引,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有机衔接的创新型企业梯队。深化“政产学研金才”协同创新,支持鼓励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实施“鼓楼英才”“334”人才集聚计划,突出招引徐州籍人才回流,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攻关,提升科技创新牵引力。
抢占数字经济“新风口”。围绕建设数字经济头部城区目标,发挥连续举办六届的中国(徐州)人工智能大会优势,加大数字经济企业招引,发挥中电国泰、浪潮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力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布局高端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拉长数字经济产业链条。鼓励数字产业化升级,完善数字经济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培育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开展“智改数转”和“企业上云”专项行动,用好“徐州市智改数转公共赋能平台”,变鼓楼制造为鼓楼“智”造。提速服务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加速“淮嗨码”推广应用,加强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数字化开发,发展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等文旅服务,争创省级文旅便捷消费支付示范区。
江苏:千亿减负“大礼包”为实体经济蓄能
镇江市润州区委书记徐心田: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现代化一流主城区
市县观察|赣榆:踔厉奋发 全力以赴 建设好江苏“北大门”
拼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图景|拼出“好通”新景,再绘沧桑巨变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