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睢宁:仝海村的幸福“稻”路
近年来,睢宁县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强化党建引领,有效整合各类资金、资产、项目等资源,探索出一条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的新路径。
今天,一起走进仝海村,了解该村是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引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
去年,邱集镇仝海村集体经营纯收入依然超过百万元,被评为2022年度睢宁县集体经营收入示范村(社区)。
穿过醒目的仝海村牌坊,顺着平坦的水泥路,记者来到了仝海村。村部门前整齐停放着7部插秧机,4部“老员工”,3部今年上岗的“新员工”,它们今年的插秧任务已经完成。
“今年给镇农业公司和一些种田大户插秧,共插秧5000亩,毛收入达到30万元,去掉开支,村集体纯收入应该达到十六七万元。”邱集镇仝海村党总支书记朱贤君介绍,这几部插秧机创造的收入,仅次于村中米厂创造的价值。
随着插秧客户的增多 ,现有插秧机已经满足不了周边市场的需求,该村明年将再添3到4部插秧机。朱贤君估算后表示,明年插秧所得村集体纯收入有望达到25万元。
朱贤君说,今年村里还有一大变化,他们将闲置多年的废旧学校盘活了,建成了4400平方米标准厂房,并出租给一家家具生产企业。这不仅给村集体带来租金,还给周边群众带来了就业机会,周周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我在沙集、凌城、高作都工作过,也跑过南京一些地方,走远了,家里就顾不上了,现在回到家门口工作,终于能顾家了。”周周说。
“这个厂房今年可以给我们村里增加集体收入7万多元,目前带动村里20多人在这里就业。”朱贤君表示。
如今随着高考录取通知书、考研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仝海村奖学金的事情又提上了日程。
“家里小孩今年考了527分,超过一本录取分数线分,今年肯定能领到奖学金。村里很关心教育,对考取大学的学生都会给资金奖励,我们也都很支持。”村民蒋成庆说,村里不仅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对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和村民也特别关爱。“逢年过节,村里干部都会上门关心困难群众,对于生病的村民,更是经常上门照顾,很贴心。”
朱贤君告诉记者,他们用时三年,每年投入约5万元安装村主干道的路灯,今年全部架设完成。“下一步我们准备往各组辐射,一个组一个组装路灯,预计再用三年把仝海所有组的路灯都装好,让百姓晚上出行、娱乐时都有路灯照亮。”
据介绍,当前,仝海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来源包括:两处养殖场及标准厂房的租金、村合作社承包300余亩田地的收入、插秧机服务收入,以及仝海米厂收入。2022年,村集体纯收入超过一百万元。
这些钱主要用于仝海村修路、架路灯、为老年人发澡票、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奖学金、大病救助及老党员慰问等方面。
“我们每年大概支出60万到70万元,剩余的钱我们用于继续扩大固定资产,为下一年增收做准备。”朱贤君说,经营村庄就像经营家庭一样,每年努力赚了钱,为家里一样样添置东西,看着家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从而更加有动力想法子创收,见证整个村庄大家庭一年年变好,这是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商投集团连续两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球新矿物“嫦娥石”
顺丰寄错地址致名牌包受损 责任谁来承担?
国家级表彰!山东这些个人和集体上榜
章贡区:推动“产才”同频共振(图)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