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答卷|招商引资好戏连台经济后劲越来越足
招商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也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为努力推动招商引资实现更大突破,徐州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抓关键、加速发力,持续加大招引力度。
五年来,全市滚动实施市重大产业项目645个,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提供了源头活水。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签约落地项目566个,协议总投资1871.5亿元。
随着一大批重大项目陆续进场,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同时,更成为徐州争先进位的强大引擎,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不断线 不停步 招商方式不断创新
发展靠项目支撑,而项目从何而来?靠的是招商引资。
在招大引强的主战场上,徐州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聚焦重大项目招引、落子,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招商引资专项行动一波接着一波,集聚了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
一方面,充分用好领导招商、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多种创新方法,推行“不见面、云洽谈”招商,组建“线上小分队”,搭建“云端会客厅”,线上线下相结合,让招商引资工作“不掉线”,确保项目高频次对接,千方百计抢时间、上项目。
从京津冀到粤港澳,从杭州湾再到长三角……近年来,我市瞄准补链、壮链、延链以及与我市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拥有核心技术的产业项目,全盘发力,洽谈推进、深化合作,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推出重大项目领导高位推进,“一把手”招引“一号工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徐州的招商足迹遍布全国经济发展、创新要素蕞活跃、蕞前沿地区。
同时,各板块严格落实领导外出招商制度,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常态化开展小分队招商,邀请一批高层次客商,洽谈推进一批重点项目。
今年以来,各板块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省级开发区主要领导累计外出招商400余批次,拜访企业近千家,为徐州高质量发展引育更多优质项目入场。
当前,我市正大力推进以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为优势创新产业,数字经济、集成电路与ICT、医药健康、安全应急为新兴创新产业,高端纺织、精品钢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创新产业的“343”创新产业集群建设,到2025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围绕“343”创新产业集群,我市紧锣密鼓,加速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优势产业。今年9月以来,先后南下常州、苏州、杭州、上海、深圳等城市,举办产业项目对接活动,扩大开放、集聚资源,寻求合作新机遇。
9月20日至22日,徐州市到长三角几何中心的常州、苏州共商合作。此行,促使沛县石英坩埚项目、邳州市光伏类胶膜研发生产项目、徐州高新区高速高频电子材料生产项目等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顺利签约。
在10月19日至21日举行的2022徐州长三角(杭州)数字经济产业对接恳谈会上,选择数字经济产业作为主题,结合徐州实际,学习先进经验、对接优秀企业、引育优质项目,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加速发展。
借着进博会的东风,跨越600公里,徐州与上海再次紧紧相拥。11月5日,2022中国徐州(上海)投资恳谈会开在了黄浦江畔,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高效对接和推动“343”重点产业集群项目落地。
继而,徐州再次将招商引资的目光瞄准了粤港澳大湾区。11月7日至9日,市委书记宋乐伟率队赴深圳招商,围绕“343”创新产业集群,面向深圳重点企业精准发力,拜访一批新能源、数字经济、城市建设运营等领域企业,擘画城市未来产业新版图。
发展热潮奔涌不息的徐州,正用一次次诚挚的拜访、一次次务实的对话,向全世界表达着徐州谋合作、促共赢的诚意和决心。
另一方面,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优势产业,举办专题产业项目对接会,形成小活动不断、大活动不停的招商局面,更大范围掀起我市招商引资新热潮。一方投资兴业的发展热土徐州,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全球张开怀抱。
11月10日,我市举办2022年中国徐州第二十五届投资洽谈会。作为徐州市委、市政府倾心打造的招商“金字招牌”,这一次,徐州再次创新思路,融合“展”“会”“贸”“文旅”等多种元素,倾力打造了一场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城市运营品牌盛会。
在这次盛会上,250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招商区域和美国、英国、德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相聚彭城,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合作新篇。43个项目集中签约,彰显出徐州经济的蓬勃活力和强大韧性。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线上线余次,通过活动签约重点项目200余个。
抓项目 赶进度 项目建设跑出“新速度”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项目招引来,下一步项目建设怎么干?
总的来说,就是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掀起真抓实干新热潮,以高质量项目构筑徐州未来发展新优势。
五年来,伴随着徐州招商引资工作的坚实步伐,招引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跑出新速度。
如今,走在彭城大地,扑面而来的是开放、发展的滚滚热潮,感受到的是创业、兴业的浓浓氛围。
位于贾汪高新区、总投资50亿元的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现场,一栋栋钢架结构的厂房已拔地而起。作为省级重大项目,该项目也是徐工单次投资规模蕞大、难度系数蕞大、挑战蕞大的技改项目。项目投产后,拟建设桩工机械、矿隧机械等专业化生产线万台,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60亿元。“项目将进一步提升我市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贾汪高新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经开区中能硅业高纯颗粒硅技改项目,目前已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约269亩,总投资约4.7亿美元。采用全球领先的中能硅业创新研发“GCL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生产工艺,能够完全实现物料的全循环利用,具有流程短、物料和能量利用率高、对外依赖度小等特点;不仅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实现多晶硅的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完全零排放,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按照计划,该项目将于2024年12月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60亿元,每年可实现税收约3.5亿元。
今年以来,邳州市长城汽车零部件、徐州高新区中润TOPCON光伏电池切片等3个协议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已正式落地;贾汪区朗诺德80万吨不锈钢管材、徐州经开区中能高纯颗粒硅、贾汪区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基地、新沂市伟业铝材高端环保铝型材生产4个协议投资50亿元级项目注册落户。随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一批新的增长点正加速形成。
知需求 强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不停步
项目不仅要招得来,更要落得下、发展好。如何加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尽快见效见利?
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建设背后,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竞争力、驱动力、“强磁场”,更是产业建设快速成长的“阳光雨露”与“肥沃土壤”。
五年来,新征程上的徐州营商环境加速优化。近年来,徐州主动对标世行评价标准和国内先进水平,滚动实施营商环境主题年活动,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以赴抓好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各项工作,徐州的营商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方面,徐州狠抓硬环境建设,着重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功能配套,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的平台体系。
在产业发展领域,拥有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等省级以上开发园区17家,数量居全省第三;
在科技创新领域,打造了淮海科技城、徐州科技创新谷等高端创新核心区,创建了236家国家级和省级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
开放领域构建了国家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国际邮件互换局、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等众多平台;
在金融领域,拥有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等高端载体,为各类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另一方面,徐州狠抓软环境塑造,把优化营商环境与开展“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作风大提升行动相结合,突出市场主体直观体验,协同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推行“一人一企,包挂帮扶”“容缺预审”“拿地即开工”、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系列服务机制,打造了服务企业、保障项目全程无堵点的“徐州速度”。
如今在徐州,招商队员与企业进行结对服务,能够头部时间了解、帮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可以“线上”办理行政审批手续,开启项目落地“加速度”……徐州各地纷纷为项目招引搭建了广阔舞台和暖心服务。
为保障招引项目顺利落地,邳州高新区成立了服务专班,配备精干力量服务项目,专班人员24小时吃住在现场,所有问题当场解决。从手续办理,到项目规划、建设,再到企业人员招聘、安置,真正做到“一条龙”服务,以蕞好的服务、蕞高的效率保障项目落地并顺利投产。
为全力推进落地项目快速签约、建设等工作,徐州经开区成立服务组进驻项目,开展“零距离保姆式”优质服务,定期与客商交流,研究探讨解决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助力企业加速发展,以全生命周期服务爱商、护商、安商、富商。
在沛县,为招引重大项目落地投产,招商团队牵头组建了项目工作专班。在包挂中利项目过程中,专班始终紧盯项目手续办理、落地开工、建设运营等关键环节,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全力当好“店小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通过完善“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工作机制,得到客商的认可。
在睢宁经济开发区,一线驻点、全程跟踪服务,睢宁经开区“有求必应”的服务给项目方留下深刻记忆。
这是徐州速度、徐州服务的生动写照,在帮项目解困的同时,也为增资扩股、以商引商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一个个细致服务的加持下,仅用8个月,睢宁经济开发区的宁欣汽车紧固件项目就实现了从签约到投产;仅用5个月,沛县顺泰新材料预应力PC钢棒项目就实现了从签约到投产;仅半年时间,百亿级长城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即实现了从签约到试生产。
为强化精准招商,我市还配优配强招商队伍,积极打造招商一支“铁军”。选派招商人员、设立招商办事处,驻点招商人员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人员+区域+产业+渠道”的“招商网络”,为重大项目招引提供了坚实支撑。
招商路远,发展力长。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徐州正锚定“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目标,以强产业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抓牢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产业新集群,积蓄产业发展新动能,不断书写招商引资全新篇章。
转发声明:本条资讯旨在公益传播,谢谢稿源单位的支持。如不希望转发,请留言联系我们便于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