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济开发区(或金山桥)区划杂谈
荆山桥,谐音金山桥,原位于徐州市金山桥经济开发区(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座桥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3年)开工建造,四十二年(公元1704年)竣工,历时21年,费银26800两。桥身原长362.5丈,顶宽1.9丈,为159孔石拱板桥。其中石板桥南头95孔,北头45孔,中间有19个大孔。桥体有栏杆,中孔雕有12条蛟龙于拱顶,龙头朝向上游,桥中间刻一对石狮子。此桥结构坚固,全桥用花岗石料砌成,接缝处除加糯米汁浇灌外,另有元宝形铸铁扣接相连,桥面上铺有青砖。乾隆亲笔题写的“万世津梁”四个大字横匾,镌刻在桥顶一对石狮子之间。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7月,2010年3月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面积293.6平方公里,享有省级审批权限。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徐州市对外开放的先导区、产业升级的示范区、创新创业的活力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2013年,开发区建成区面积100多平方公里,建设了装备制造产业园、光伏产业园、清洁技术产业园等专业园区。
1个镇,分别为:鼓楼区的东环街道、金山桥街道,贾汪区的大庙街道、大黄山街道,铜山区的徐庄镇。
2005年,九里区大黄山街道,铜山县的大黄山镇、大庙镇划归徐州市鼓楼区管辖(实际由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2008年,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鼓楼区大黄山镇和大庙镇,合并设立庙山镇。庙山镇行政区划上划归贾汪区,实际仍由徐州经济开发区管理。
2013年,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贾汪庙山镇,设立大庙街道办事处和大黄山街道办事处。
京杭运河流经乡境,104、307国道穿境而过。原隶属二区、子房区、环城区,1958年属郊区孟家沟乡,后属环城公社,1963年分设石桥、孙圩子、蟠桃、下淀4个公社,1965年合并为下淀公社,1983年建下淀乡属郊区,1993年划归鼓楼区。1996年,面积29.6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下淀、瓦房、前蟠桃、后蟠桃、桥南头、东王庄、中王庄、陶楼、孙圩子、小赵庄、刘湾、孟家沟12个行政村。金山桥经济开发区坐落境内。1986年石桥村南洞山汉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刘湾村北秦梁洪曾为泗水流经之地,宋代为泗水“三洪”之一,秦始皇曾在该处打捞周鼎。
好像在王希龙执政时,开始在市东北郊建设开发区,为便与招商引资金山银山发财之意,以荆山谐音为金山桥。但也打乱了传统历史地名,不成体统混乱现象。如明明是荆马河,却叫成金马河,荆马路,变成了金马路。。。。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为加快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整合吕梁风景区资源配置,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铜山区徐庄镇行政管辖权委托代管,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3.镇域凡在徐州吕梁风景区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其规划、建设、林木采伐、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设施农业建设,一律报吕梁山风景区管理处初审,市政府终审。
上述行政管辖权调整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望铜山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平稳交接,确保社会稳定。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