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贾汪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在青山绿水间筑梦扬帆
近年来,贾汪区坚定不移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贯彻新发展理念样板区建设,围绕“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旺区、文明兴区”发展定位,务实担当创新,苦干实干会干,为贾汪高质量转型发展打下决定性产业基础,走出一条符合贾汪实际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不断开创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积极构建“3+3”现代产业体系
在贾汪潘安湖科教创新区内,一座综合型科技园区正在快速成长,这就是恒盛智谷科技园。12月7日,记者一走进科技园办公区,就被其科学合理、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设施深深地吸引了:入园企业电子触摸屏、远程视频室、多功能会议室、贵宾休息室、咖啡休闲卡座、茶艺室、健身房、高端影院等一应俱全。“我们园区将会给入驻企业免费提供注册、会议、专题讲座、聚会沙龙、文体活动等各类服务,让企业安心生产,快速成长。”科技园招商运营部负责人朱潇说。
恒盛智谷是一家江西企业,之所以来到贾汪安家落户,是因为他们发现贾汪是一块创业的沃土,贾汪一流的营商环境给了他们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潘安湖科教创新区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发展前景广阔。朱潇告诉记者,园区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约20.6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5亿元,拟建成一个集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服务外包基地、总部基地、高端配套及先进制造基地、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基地为一体的综合型科技园区。目前,园区已经有多家科技型企业总部入驻,一期将于明年3月份交付企业使用。
“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和化工行业等五大行业布局优化,大力实施一批战略性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项目,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一手抓住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放松,紧紧抓住构建‘3+3’现代产业体系这个长远的目标,围绕产业可持续转型升级,系统安排平台建设、产业链发展、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比重等工作,坚定不移、一步一步地前进,着力构建更具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集群。”贾汪区委书记张克在该区经济运行分析会上指出。
2018年以来,贾汪区扎实推进四大行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转移关停焦化企业4家、钢铁铸造企业5家、热电企业3家、水泥粉磨企业24家,累计削减焦炭产能580万吨、煤炭消耗700万吨,退出炼铁产能407万吨、炼钢产能336万吨。30家化工企业,关闭退出6家、兼并重组类7家、整治提升类13家、搬迁转移类4家。
立足该区现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贾汪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层级,延展产业链条,通过转型、创新激发传统产业旺盛的生命力。科学研判,精准定位,重点培育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和ICT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现代物流、城郊都市农业三大地方特色产业,积极构建贾汪“3+3”现代产业体系。蕞终形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贾汪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并力争到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左右,工业固定投资年均增长7%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超过35%,规模以上企业达300家。
在贾汪区青山泉镇内有一个大型工地正在紧张地施工中,一座座白色外墙的大型标准化厂房已经初展雄姿,这就是徐工产业园启动区工程。该项目建设方常务副经理魏玉亮介绍,园区整体规划占地约2315亩,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预计2020年可入驻企业12家;2021年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税收3.5亿元;3年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税收10亿元。启动区占地约180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设8个标准化厂房,其中有5个单层、3个多层厂房。目前,启动区内道路基本成型,各种附属设施正在完善,部分入驻企业已经提前进入园区进行生产设计施工。
记者日前在贾汪区经济发展局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该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坚持破旧与立新并举,综合运用产能置换、异地搬迁等市场化、法制化手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拆出新增发展空间,拓宽生态空间,增加环境容量。
依托徐州工业园区、贾汪高新区(筹)、潘安湖科教创新区、双楼物流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大洞山休闲度假区等“六大平台”,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徐工产业园)、电子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家具产业园、中业慧谷产业园、不锈钢产业园、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新型智慧建材产业园、农产品深加工园,东部工业集聚区、中冷盟·华企云谷园区、恒盛智谷产业园区、潘安湖科创园区、草莓科技产业园区、西安交大科技园区等“10+N特色产业园和创新园区”,加快构建具有贾汪特色的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与ICT和休闲旅游、现代物流、都市城郊农业“3+3”现代产业体系。贾汪深入实施产业项目“765计划”,抓好年度51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江苏众旺鑫智能设备、华群数控、裕启合超级电容、兰天轮毂科技、虹智(熙卓)、龙冠智能终端、权台煤矿遗址创意园等在建项目,以实实在在的项目建设成效夯实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