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
随着徐州经济开发区的不断发展,工业企业不断落户开发区辖区,在此有 利条件下,徐州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供热负荷得以快速拓展,尤其是 08 年以来, 供热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按照目前的机组能力无法满足用热单位的要求。尤 其是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徐州市纳税大户江苏中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 发展蕞大、蕞快的用热单位。多晶硅一期和二期工业蒸汽由徐州金山桥热电有 限公司提供,因热电厂供汽能力限制,其供汽量为 40t/h(0.98MPa),由一根直 径为 325 的管道直接向 4.5km 外的多晶硅供热。目前多晶硅三期正在建设当中, 预计多晶硅三期工程头部条生产线 月投产,多晶硅三期工程需要 180t/h 工业用汽。为满足多晶硅项目用热需要,确保多晶硅项目的顺利实施, 为徐州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节约能源、合理资源配置、经济运行。
因此,徐州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的扩建对满足江苏省徐州经济开发区的规 划热负荷的需求、改善开发区招商引资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1)符合热电联产的政策 本期扩建工程选用 B15MW 背压供热发电机组,热效率年平均为 79.1%, 年均热电比为 463%;现有工程热效率年平均为 64.3%,年均热电比为 230%; 项目建成后全厂年均热效率 78.9%,年均热电比为 401%,符合急计基础[2000] 1268 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 (2)符合发改能源[2004]864 号文 公司供热范围内工业热负荷稳定、充足,本工程根据热负荷情况建设背压 式机组,实现“以热定电”,符合发改能源[2004]864 号文的要求。 (3)符合发改能源[2007]141 号文 本项目符合发改能源[2007]141 号文“以工业热负荷为主的工业区应当尽可 能集中规划建设,以实现集中供热;热电联产项目中,优先安排背压型热电联
产机组;背压型机组的发电装机容量不计入电力建设控制规模”的要求。
3 本项目与国家对电力行业相关政策要求的相符性
(1)符合环发[2003]159 号《关于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的 通知》
本工程位于现有厂区内部,不新增用地。本项目建设符合《关于加强燃煤 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大中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原则上不 得新建、扩建燃煤电厂。对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和环保要求的热电联产项目,在 按程序审批后,同步配套建设脱硫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产使用,所需资金纳入主体工程投资概算”的要求。
(2)符合《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本项目集中供热、热电联产,项目供热范围内的分散小锅炉已关停,符合 《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城市市区应发展集中供热和以热 定电的热电联产,替代热网区内的分散小锅炉”的要求。 (3)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公司灰渣全部综合利用,符合《国家 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重点推进煤矸石、粉煤灰、冶金和化工废渣、尾矿 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到 2010 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60%。”的要求。公司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实行排污 许可证制度,工业废气污染源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安装在线监测装置。符合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4)符合《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 本着“清污分流、一水多用”的原则,厂区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符合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的要求。
本工程建设在公司现有厂区预留场地进行建设,公用设施均利用现有设施, 无需重复建设,建设周期短,投产快。厂址基本位于热负荷中心,热耗少,经 济效益明显。
各监测点的 SO2、NO2 小时平均浓度及日均浓度均达标。PM10 及 TSP 超 标比较严重。
PM10 与 TSP 超标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与徐州市总体环境状况基本一致, 主要原因:一是气候因素,徐州市气候干燥,降雨量少且集中,本次环评监测 时段天气干燥且伴有东南风;二是位于黄河沉积区,细沙质土壤,容易产生二 次扬尘;三是产业结构偏重污染型,区域内水泥厂、电厂等比较多,烟尘的排 放总量大。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作的不断深入, 徐州市政府重点整治了水泥行业,市区内大力推行集中供热,提高市区周围企 业的除尘效率等,环境空气质量逐年好转。
各项监测因子中,石油类、挥发酚和氟化物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中的 III 类水标准,pH 值、DO、COD、高锰酸盐指数、BOD5 和氨氮则均出现 超标,呈现较为明显的有机物污染现象。这主要是受到沿途企业废水、生活污 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所致。
厂界、厂界周围敏感点 昼间噪声全部达标,夜间仅厂址北侧临近扬山路 由于交通噪声的影响有超标现象。
(1)项目建成后全厂年均热效率 78.9%,年均热电比为 401%。 (2)产品电能属于清洁的二次能源,原辅材料均为清洁型。 (3)全厂废污水按照“清污分流,一水多用”的原则进行考虑,废水经处 理后全部回用。 (4)依据《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7]第 24 号),对本工程进行清洁生产分析,该工
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石灰石炉内脱硫工艺,Ca/S 为 2:1,设计脱硫效率 不低于 80%,SO2 排放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 3 时段)要求。
扩建项目 3 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与现有工程共用一座 100m 高烟囱,由大气 预测计算结果表明,本次扩建工程对周围地区 SO2、烟尘、NOX 的浓度贡献满 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要求,在环保上是可以接受的。
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温燃烧方式降低 NOX 排放量,本项目 NOX 排放 浓度 250mg/m3, 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 3 时段)要求。
按《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 3 时段蕞高允许烟 尘排放浓度为 50 mg/m3。扩建工程采用除尘效率为 99.9%的布袋除尘器,设计 煤种烟尘排放浓度为 23.7 mg/m3,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根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扩建工程应装设烟 气连续监测装置,并应符合《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01)。
采取“清污分流,一水多用”的原则,进行水平衡优化,全厂废水“零排 放”。
(1)本期工程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对设备的声源量级控制要求必须在设备 采购中作为技术参数之一向供货商正式提出;
(2)在汽轮机室内布置,装设隔音罩,并做好防振基础;
根据调查核实,煤灰、炉渣和脱硫废渣均全部进行综合利用。
应加强干煤棚的运行管理和环境管理,定期喷淋,维持煤堆表面一定的含 水率,减少二次扬尘。干煤棚东、西、北侧及顶部封闭。
(1)电厂本期工程建成后 SO2 排放量和 SO2、烟尘、NOX 排放浓度均满足 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2)本期工程所造成的 SO2 蕞大小时平均浓度占 GB3095.1-1996 二级标准 的 1.7%以下,所占比例很小;同时可见,NO2 蕞大小时平均浓度占二级标准的 4.6%以下。
(3)本期工程建成前、后所造成关心点的 SO2、NO2、PM10 日均浓度很小, N 与本底浓度叠加后 SO2、NO2 小时、日均浓度均满足二级标准。
(4)不管采用 100 米烟囱还是 120 米烟囱都能很好地满足环保要求,可以 采用 100 米烟囱,如果电厂考虑将来较大规模的扩建或其他因素可能导致污染 物排放量出现较大规模的增加,则宜采用 120 米烟囱。
全厂废水“零排放”,对周围水体没有影响。
本工程采取措施运行后,除厂址北侧夜间噪声外,厂界周围昼、夜噪声均 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类标准。除厂址北侧夜间噪声超 标是因为现状值已超标
公司不设露天煤场。本期利用现有干煤棚,不扩建干煤棚。现有干煤棚为 半封闭结构,燃煤经码头通过密闭输煤栈桥直接送入干煤棚,扬尘影响较小。
应对煤堆定期喷淋,控制煤堆表面富有一定的含水率,可有效减少煤堆二 次扬尘。
拟建工程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方面主要有机械噪声影响、扬尘 影响、交通影响等,其影响是短期的,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可减小其影响。
本工程建成后全厂 SO2 排放总量为 853 吨/年,满足绩效要求。
(1)本期工程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公众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公众认为本工程需采取防治措施,把本 工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到蕞低。公众支持本工程建设。 (3)在媒体及网站公示期间,未收到民众的电话、书面信件或其他任 何有关对本项目环境保护方面的反馈意见。
(1)本期扩建工程选用 B15MW 背压供热发电机组,热效率年平均为 79.1%, 年均热电比为 463%;现有工程热效率年平均为 64.3%,年均热电比为 230%; 项目建成后全厂年均热效率 78.9%,年均热电比为 401%,符合急计基础[2000] 1268 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公司供热范围内工业热负荷稳定、充足, 本工程根据热负荷情况建设背压式机组,实现“以热定电”,符合发改能源 [2004]864 号文及发改能源[2007]141 号文的要求。
(2)电厂厂址合理,符合区域规划。
本工程位于现有厂区内部,不新增用地。厂址作为该区域性热源点,因此 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徐州市城市供热规划》。
(3)依据《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7]第 24 号),对本工程进行清洁生产分析结果显 示无锡惠联热电有限公司属于清洁生产先进企业。
(4)本项目建成后废气及废水均能达标排放;厂界噪声基本维持现有水平。 根据工程分析,只要企业能按照本环评要求落实“三废”治理措施,则项目运营 期污染物排放能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要求,符合达标排放原则。
(5)全厂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落实。 本工程建成后全厂 SO2 排放总量为 853 吨/年,满足绩效要求。 (6)区域环境空气、水基本能符合功能区划要求,厂界噪声除北侧受交 通噪声影响夜间超标外没有超标现象。本项目建成后环境质量维持在现有等级, 因此符合维持环境功能区划原则。 (7)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与暂行办法》开展公众参与工作。从 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看,大多数公众对该项目的建设坚决支持(占 14.5%)和 有条件赞成(占 78.2%),其余持无所谓的态度,无一人持反对态度。由此可见, 当地公众对徐州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 2×B15MW 背压机扩建工程的建设持积极 赞同的态度,认为项目建成后,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也 能有所提高。但公众同时也对徐州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 2×B15MW 背压机扩建 工程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和希望,本评价认为这些要求和希望都应该在项目的建 设过程中予以落实,并且希望当地政府和建设单位充分重视、切实落实,保证 项目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8)公司已建立企业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体系,成立了污染事故应急指挥 组织机构,配备相关的措施与设施,已报当地环保部门备案。在落实本报告的 风险防范措施及风险应急预案的条件下,环境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治理和控 制措施的前提下,徐州金山桥热电有限公司 2×B15MW 背压机扩建工程的建设 是可行的。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