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铜山经开区:学史力行 按下转型快捷键
央广网徐州11月10日消息(记者郑楚豫)铜山经开区是落实全市钢铁、焦化行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2021年6月30日前,全面关停的6家钢铁企业已拆除完毕。
面对产业遭遇颠覆式重创,面对传统产业关停并转的压力和挑战,铜山经开区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采取一系列真招实措,着力解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等难题。党员干部们把危机看作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历史机遇,按下转型升级“快捷键”。2021年3月份全面建成投产85亿元的徐钢三期项目超序时生产;彭钢集团地块投资55亿元彭工智能制造及整车项目预计11月初将全面启动;老兴达钢铁地块东特重工迅速蝶变、全速生产;牛头山铸业地块于8月28日已全面启动智能装备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一派火热景象。
绘就“大蓝图”,优化布局谋长远。统筹规划设计,实现产城融合发展。铜山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规划经过反复批示、论证,目前已完成定稿,规划面积25.52平方公里。以“智造新城、美丽湖区”为发展愿景,打破行政界线,统筹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利国、柳泉一体化发展,理清主导“产业链”,找准发展“航向标”,围绕绿色冶金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实施“链长制”产业强链行动计划,招引建设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形成“一城、两区、三园、四组团”的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聚焦主要矛盾,心无旁骛抓项目。铜山经济开发区紧扣实际,紧抓“发展头部要务、工业头部战略、项目头部根本”,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牢牢牵住招商引资“牛鼻子”。全力开展全员“大招商”,主攻“1号工程”,制定“招商图”,建立“项目库”,锁定目标客商100家,建立立体化招商体系。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压舱石”。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政策,同步推进项目签约注册、开工建设、投产达效、转规入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机制。培育链主企业“动力源”。全力加强跟踪服务和监测,建立“一人一企”帮扶机制。
坚持创新驱动,因势利导抓改革。改革体制机制,激发人员活力。铜山经济开发区采取“区镇合一”运行体制,采用干部身份档案管理与合同聘用管理相分离的“双轨运行”模式,推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建立以实绩为导向的差异化薪酬激励机制,激发开发区人员干事创业动力;创新服务手段,优化营商环境。铜山经济开发区建立从招商引资、建设投产到扶持壮大的全过程“服务链”,全面落实“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明晰发展格局,加大科技创新。铜山经济开发区明确绿色冶金、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格局,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配置资源链,不断推动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实质性成效。
坚持绿色发展,文旅结合塑样板。铜山经济开发区坚决践行新理念,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彰显山水韵律之美。用好山水资源,发展特色文旅,大笔写意、工笔雕琢沿微山湖西李、黄山、北村、套里、黄庄旅游带,构建“一心、八点、一带一环”旅游空间格局,打造相对独立的“全能”生活圈,让更多的客商愿意来、留得住。
“铜山经开区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打造“先进省级开发区、转型升级样板区、特色滨湖小城市”战略目标,聚焦转型升级,改良“钢铁基因”,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坚持“大规划、大招商、大建设、大投入、大服务”五大理念,大兴“五种风气”,狠抓招商引资不动摇,咬定项目建设不放松,坚持优化环境不懈怠,加快引进新动能,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打造“江苏强区”做出更大贡献。”铜山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道峰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