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奋力开创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9月29日,两场大型活动拉开了“十一”黄金周的大幕。白天,在徐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020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暨第七届徐州文博会开幕式;晚上,2020中国徐州乡村文化旅游节在贾汪区潘安水镇盛大启幕。
走出疫情影响,徐州文旅市场正迎来强势复苏。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崔锋说,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文旅融合发展崭新篇章。
文旅融合“融什么、怎么融”,是一个新课题。徐州确立“三大目标”,打造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淮海经济区文化旅游中心,推进汉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大运河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名人文化旅游、山水文化旅游等“六大项目”。
聚焦文旅融合,徐州大力实施“文旅+”工程,通过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文旅+金融”,与江苏银行签署战略协议,切实解决好文旅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文旅+高校”,与清华大学文创研究院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打造“国潮汉风”品牌。“文旅+体育”,积极协助办好徐州国际马拉松赛,实现体育搭台、文旅唱戏。“文旅+名企”,与万科、中青旅、东方国际等知名企业进行合作,打造文旅产业投资运营平台。
针对徐州文旅项目“满天繁星,没有月亮”的现状,该市强化项目带动,实现以增量带存量。实施造“月”工程,发挥核心文旅项目带动作用,规划建设“大风歌城”核心文旅项目,力争今年内开工建设;园博园项目顺利开工,明年“五一”正式对外开放;徐州乐园三期欢乐世界今年4月开启试营业;徐州方特乐园、海洋极地世界、文庙历史街区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完善,百姓的获得感更强。去年,徐州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 ,排名由原来全省倒数头部位跃居全省头部。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由2018年底的人均0.2846平方米提升至0.3701平方米,由全省第九位提升到第五位。
去年,徐州市获得“中国国家旅游蕞佳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市文广旅局获得全市“综合考核”头部等次,获得“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优秀奖,获得“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创新奖”二等奖。去年徐州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3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54亿元,分别增长10%和10.2%。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徐州在做好防控基础上,积极推进文旅企业复工。徐州推出复工复产、政策保障、项目建设、品质提升、产业融合、惠民利民、文旅消费、营销推介、市场优化“九大行动”,为167家旅行社暂退2052万元旅游服务保证金,为全市22个文旅企业争取524万元省级纾困资金支持。
6月15日,“国潮汉风·夜彭城”活动正式启动,活动聚焦“夜学、夜赏、夜娱、夜游、夜食、夜购、夜体、夜宿”八大业态主题,突出“汉文化、徐州味、烟火气、时尚潮”元素,打造“月光文旅”品牌,让城市亮起来、让文旅热起来、让经济旺起来。
如今开幕的汉文化旅游节,将持续到11月上旬,重点围绕“故事线、旅游线、消费线”,举办“首届戏剧嘉年华”“首届汉文化论坛”“我为徐州旅游代言”等活动,促进旅游业发展,拉动文旅市场消费。
崔锋说,下一步要继续按照“抓好党建促文旅,立足文旅抓党建”的工作思路,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做到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与红色文旅工程相结合、为民办实事工程相结合、与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与作风建设相结合,实现党建工作与文旅工作“两促进、双提升”。
聚焦“世界运河城市文旅产业持续繁荣发展” 2020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开幕
吴政隆率江苏省代表团到青海学习考察
省民宗委调研宗教活动场所及宗教院校安全整治和疫情防控工作
江苏软件企业积极行动助力企业复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