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黄河畔文化宫的前世今生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故黄河畔文化宫的前世今生
为打造启迪之星(徐州)“苗圃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孵化链条,位于徐州市鼓楼区大马路99号的启迪之星(徐州)加速器已经开始动工了。
(立于文化宫大院里的启迪之星形象板)
这个正在建设中的创新创业加速产业园区就是原来的徐州工人文化宫。
文化宫,对徐州人来说,是有着历史文化,有着情怀回忆的地方。
前 世|映证着徐州的发展和徐州人的情怀
徐州市工人文化宫成立于1949年2月,至今已经有超过68年的历史了。在改革开放初期文化大潮中,文化宫曾经是一位风头浪尖上的“弄潮儿”。
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文化宫一直扮演着“工人的学校和乐园”两大角色。那时在文化宫,能看电影、跳舞、唱歌,参加运动,从早到晚都是人山人海。像联欢会之类的文体娱乐活动很多,场地经常是爆满的。
“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心,几乎都有这样三个单位——百货大楼、新华书店和文化宫”。可见上述三个单位在我国建国以来城市规划、乃至文化生活版图当中的重要地位。徐州文化宫位于故黄河与淮海路交汇地段,是全市屈指可数的黄金位置。
(从文化楼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故黄河风景)
近些年的文化宫,汇集了林林总总的教育培训机构,从一代人的文化娱乐场所,成了又一代人的文化教育场所。
但是随着文体活动声势渐弱的情况,文化宫也在转型冲击中不断求索,寻求新的突破。这个有着黄金地段,有着历史文化,承担了一代徐州人民记忆的地标,会如何转变?
今 生|华丽嬗变,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如今,徐州鼓楼区正处在改革创新突破瓶颈的攻坚期。这个昔日的老城区、老工业区已华丽转身,将创新驱动摆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地位,成为徐州市转型发展变化蕞大的城区。
鼓楼区在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构建“产业+企业+平台+人才+载体+金融+政策”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依托启迪之星的创新平台,将文化宫这一地标转变为区域性创新创业高地,建立启迪之星(徐州)加速器。
启迪之星(徐州)加速器将结合鼓楼区“4+2”和 “5+1”产业体系,注入更多产业发展要素,提升产业发展环境,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计划,积极培育、引进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型“小巨人”企业,让启迪之星的加速器园区成为“小巨人”崛起的热土。
(在建的文化宫站点:无缝对接地铁一号线)
启迪之星是一个有情怀的老牌孵化器,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的清华创业园,是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的首批国家级孵化器,确立了“孵化+投资”的发展模式和专业孵化器的发展方向,培育上市企业32家。
目前在全国45个城市建立孵化基地80家,是国内线下覆盖网络蕞全的创业孵化器,并建成头部个中美跨境孵化器、大陆台湾孵化器以及香港蕞大孵化器。
加速器将依托清华科技园启迪之星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资本管理、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园区管理与运营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结合徐州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切实有效的整合资源,为入驻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助力高成长企业成长壮大、加速发展。
曾经的老文化宫将变为创新创业的交流地,高端人才的聚集区,创新成果的展示台,活力城市的示范点。当历史文化碰撞科技创新,两种情怀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启迪之星(徐州)加速器,给你期待。
启迪之星(徐州)地址:徐州市中山北路12号龙泰大厦裙楼二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