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提升产业能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新沂:提升产业能级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赵娣)3月3日,在智能化全覆盖的4.0现代化工厂金路化工的总控室内,3名技术人员正通过DCS控制系统对全厂2000多个点位进行监控,同时对200多个控制点位进行操作,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金路化工是今年新沂投产的重大项目之一,总投资6.6亿元,年产2000万吨二硫化碳,今年可实现经营收入3.5亿元,利税6000万元。
一年之计在于春,金路化工项目只是新沂项目发展“春潮图”中的一景。
近年来,新沂市紧紧围绕“两城一地”发展定位,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聚焦“431”主导产业发展,抓牢项目建设“生命线”,“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持续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强支撑、添活力。
而这一发展活力,从近3年的一组数据可窥知一二。
2017年,新沂在谈项目326个,5000万元以上签约项目115个,投资总额279亿元,医疗装备产业园、德国DAW特种涂料、东联防水新材料、银河智能电气装备制造、复星医药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先后落地。
2018年,新沂亿元以上在谈项目181个,亿元以上签约项目82个,签约投资总额364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1个,投资总额4.8亿美元。投资20亿元的燕龙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15亿元的华氏医药生产基地等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签约落地。
2019年,新沂重大产业项目在投资质量、产业形态、结构效益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计划项目编排数首次过百,计划总投资超千亿,医药健康、先进材料、冶金装备、绿色化工四大制造业主导产业项目明显增多。晋煤集团新材料、中新钢铁特种装备新材料、必康新医药制剂研发生产、协鑫硅材料产业园、首农田园综合体等一批超50亿元牵引性龙头项目列入计划。
3年的时间,从签约项目5000万元到亿元的飞升,到落地项目10亿、20亿甚至超50亿元的跨越,新沂一直在提升产业能级中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沂产业的一步步夯实,得益于产业发展上的“顶层设计”。
新沂制定出台了《现代产业发展行动纲要》,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施工图,成为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制定出台了《新沂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从增强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质量品牌建设、推行绿色循环发展等方面,制定多项激励政策,保障和促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制定了《加快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规范项目全程管理,建立长效推进机制,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正所谓“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新沂的“实”就落在营商服务上。
伴着和暖的春风,位于新沂市经济开发区的对外贸易加工区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这样的建设速度,令项目负责人刘强十分感慨:“我们的项目之所以落地建设这么快,多亏了服务专员王嗣淇,他为我们提供一对一代办服务,我们的行政许可5天就办好了,这在其他地方至少要20多天。”
刘强提到的代办服务,正是新沂着力打造的“心怡代办”品牌,该品牌被评为徐州十大营商案例之一。
不仅如此,新沂积极开展“双特双延”服务行动,即“特别要求、特殊政策,延长时间、延伸服务”,创新实施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私人订制”。探索建立节假日AB岗与预约服务模式,主动为企业延长服务时间,对于企业项目急需办理事项,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插队先办等方式,有效填补审批间隙。同时,对审批权限属上级部门的审批事项,按照企业和项目要求进行陪同办理或包案代办。目前,工业企业从项目预审到取得施工许可证开工的时间从原来的214天缩减到现在的40天左右,压缩率达81.3%。
2019年,新沂市提出聚焦“五大突破”,其中就有在重大产业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加快形成以“龙头项目带动、骨干项目支撑、关联项目配套”的产业链条,打造“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攀升,为此建立了市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构建项目建设闭环,确保重大产业投产达效。
当前,新沂市2019年重大产业项目已集中签约开工,共有晋煤新材料产业园等29个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397.8亿元;明发软件谷等28个项目集中开工,计划总投资162.9亿元,其中2019年计划投资82.4亿元;银河智能电气装备制造等35个项目集中投产,总投资107.9亿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