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科技促转型创新助“出关”
中国江苏网8月24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赵娣)在新沂经开区徐州砥研医药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里,研发部副总储玉平正在操作一系列精密的化学仪器,开展一项与日企合作的新技术研发。研究院不仅联通了国外企业,还在落户新沂3个月的时间里,与本地化工企业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助推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我们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产能大概提高了三倍左右,从成本上核算,一年大概能帮企业节省一到两千万。”徐州砥研医药技术研究院销售部负责人王鹏淋介绍说。
“科技创新,事关新沂未来发展,是转型出关的利器”,谈到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新沂市委书记高山给出这样的答案。为此,新沂坚持向创新聚力、人才聚焦,切实发挥机构研发作用,强化产业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赋能高质量发展。
6月8日,中国水性超纤新材料产业基地揭牌。
仅仅时隔一个月,7月16日,国家级水性超纤新材料创新研究院暨产业链配套项目便正式签约。领衔的是两位院士和一位行业内顶级专家教授。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深度参与研发合作。
研究院建成后,将投入研发资金3.5亿元,进驻8个研究中心,引进全球专家、技术人员1000人,以水性新材料产业链技术应用开发为方向,加速全产业链转型升级,致力于将新沂产业基地打造成为全球水性超纤新材料领军旗舰、产业航母。
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
近年来,新沂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叠加”,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多链融合”。
斯尔克与东华大学成立了“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斯尔克联合研发中心”;华信公司一直与四川大学、公安部头部研究所保持密切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落地新沂不到一年的时间,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借助于省内重点高校的研发优势,其研发的国内首个超高亮度蓄光陶瓷产业化技术以500万元的价格进行了整体转让。同时,服务新沂数十家新材料关联企业,囊括光电科技、智能机械、生物医药等领域。
不仅是产学研的无缝链接,新沂还一直在科技基础设施源头支撑和创新生态建设上久久为功。
8月5日,在徐州驰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公司创始人刘建林正在测试新研发的“通达-300高周波脉冲清洗仪”。据悉,该产品可以解决水管的老化、污染、细菌滋生等问题。
“从企业头部次来新沂考察到项目落地只用了短短一个半月时间。‘科技工场’为我提供了独立办公室,派专人代办了各类手续,让企业心无旁骛搞研发。”刘建林告诉记者,创业初期没想过会有这么好的创业环境,“科技工场”让他们能够一心做设备的研发制造。
“科技工场”位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新沂科创基地,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设办公空间20多个,工位200多个,空间设施一应俱全,创业企业、团队只需“拎包入住”,便可享受一站式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科技工场”已入驻企业13家,涵盖环保科技、电子科技、先进制造业、新能源与节能等研发型企业。
而在开发区另一个科创平台“钟吾智造谷”,平台创造了“企业+研究院”的合作模式,实现了互利共赢。目前,已有齐创科技、沂人制造、尚德药缘等15家企业签约入驻,研究院利润已经达到300万,预计全年利润可到2千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锡沂高新区加快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创新型孵化器,搭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已经达到40%。
有了科创平台加持,新沂科创的翅膀越来越硬,产业发展逐渐呈现出轻量化、绿色化、高端化的特点,高质量发展的脚步越来越轻盈。
2019年,新沂新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组织徐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备案9家,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全市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56家,较2017-2018两年增长了33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98家,在徐州五县两区中遥遥领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不断攀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71位。
2023第二届紫金网络评论大赛
学习贯彻******江苏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举报电线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苏ICP备07000608号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20110153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