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江苏化工园区认定结果公布24家被取消定位

admin8个月前 (09-24)徐州产业信息40

  原标题:江苏化工园区认定结果公布,24家被取消定位

  江苏省化工园区认定结果正式对外公布,53家化工园区的去留有了结果。

  随着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规范化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下发,国务院督导组在江苏开展为期1年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导工作基本完成。

  上述《通知》于10月30日下发,11月2日对外公布。江苏全省列入整治的53家化工园区(集中区)有24家被取消定位,蕞终只保留了29家,其中有14家化工园区和15家化工集中区。

  2011年底,江苏共设立、建成化工园区(集中区)70家,总规划面积达到787.76平方公里,拥有国家级园区11家。

  在2019年11月国务院督导组入驻前,列入整治名录的有53家化工园区(集中区)。当前,蕞终只保留了14家化工园区和15家化工集中区,约45%的园区被取消定位。

  整治前,从大区域看,苏南地区有24家, 苏中地区有12家, 苏北有17家。整治后,苏南只有13家,苏中6家,苏北10家。其中,南京和扬州原本只有1家,继续保留了化工定位。

  整治前化工园区(集中区)名单——53家

  整治前化工园区(集中区)名单——29家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

  江苏邳州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集聚区

  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新材料科技产业园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建议规划调整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拓展区)

  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产业园(建议规划调整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拓展区)

  保留的29家化工园区(集中区)除极个别外,基本上都进行了更名,尽量摒弃和淡化“化工、化学”等字眼,或以“省、市”等更大区域的名称前置,或去除“片区”等,转为突出“新材料、技术、生态”等关键词。

  进入名单并非一劳永逸,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对化工园区和化工集中区实施跟踪评价和动态管理,今后每3年开展1次综合性跟踪评价,评价不合格且不能按期整改到位的要坚决取消化工定位。化工集中区要对照江苏省化工园区认定办法,加大整治提升力度,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升级为化工园区。

  通知指出,取消化工定位的园区(集中区)要大幅压减化工生产企业数量,不得新增化工生产企业、新建扩建化工生产项目;其所在设区市人民政府统筹考虑转型、调整退出、过渡等具体实施方案,妥善做好相关后续工作。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外现有化工生产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以定位为化工重点监测点。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徐州工业园区迈上转型升级新台阶

徐州工业园区迈上转型升级新台阶

  徐州工业园区是贾汪区“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发展理念的突出体现,园区立足自身发展实际,以特色产业、公共服务、创新孵化、资本运作四大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推动园区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园区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建设新兴产业园、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园、新材料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四大产业园区,不断加快特色化产业平台建设进度。...

徐州经开区弘元新材料项目刷新“徐州速度”

徐州经开区弘元新材料项目刷新“徐州速度”

  11月6日,徐州经开区百亿级新能源项目——弘元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弘元新材料项目)首批生产设备正式入场调试。   作为今年以来全市唯一一个投资超百亿元新开工的重大产业项目,弘元新材料项目还创造了一个纪录——从开工到设备调试,全程仅用80天时间,刷新了徐州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徐州速度”。   当天上午9时许,在徐州经开区金凤路上的弘...

徐州铜山:共建共享理念活乡镇产业园

徐州铜山:共建共享理念活乡镇产业园

  【原标题】徐州铜山以共建共享理念盘活九个乡镇产业园   目标打造“江苏强区”的徐州市铜山区,去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首破千亿元,今年上半年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完成分别同比增长9.6%、10.2%、19.7%。   不管是招商引资还是项目建设,产业园区都是重要载体。铜山推动园区改革,以国家级的徐州高新区和省级的铜...

徐州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工业转型升级

徐州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工业转型升级

  在全球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江苏徐州正以强大的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推动新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动力。这不仅是一个地方工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更是全国范围内新材料产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徐州的工业经济发展稳健,面对全球化竞争和产业转型的双重挑战,徐州把新材料产业视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根据蕞新数据显示,徐州新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