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深观察丨奏响主旋“绿”勇当“碳”路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不仅包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也要求“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徐州市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向发力”,加快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徐州广电精心策划的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系列报道“343”深观察,今天来看徐州如何奏响主旋“绿”、勇当“碳”路者。
走进位于邳州高新区的南方永磁公司的生产车间,配料、真空速凝甩带、破碎等各个生产环节正有序运转。作为邳州市今年4家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南方永磁凭借技术创新、设备改造升级,产品在相关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江苏南方永磁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张丹:
主导产品是稀土氧化物,主要是制备稀土磁、光、催化等高新材料的关键基础材料,对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国防军工、高端装备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主要是采用稀土再生资源高质分解提取技术和绿色低碳分离技术得到的,并实现稀土有价元素的高效回收利用。
发展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徐州有其优势所在,但后期的扶持、整合资源的眼光和能力同样至关重要。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徐州以深厚的装备制造业基础,着力补齐新能源汽车等核心链条,做优新能源产业链。
总投资30亿元的吉麦新能源汽车项目于2018年成立,由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得益于企业多年技术积累,今年5月,吉麦新能源首款商用汽车上市,实现了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并举发展。
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刘志培 :
整个今年上半年,我们的销量同比去年实现了150%以上的增长,目前已经进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新势力排行的前十名。
当前,在绿色低碳能源产业的版图上,徐州正以独特的优势绘出城市新标识。以氢能、双碳等为重要切入点,我市坚持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继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圈。
近日,在先导薄膜材料项目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厂房已经全部完成建设,预计今年年底进行二次施工,项目计划于明年投产。该项目是江苏先导高端半导体设备制造项目的二期工程,主要生产半导体薄膜材料,其一期工程先导微电子项目也已经进入项目收尾阶段。两期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构建起从原材料生产到半导体设备组装、测试应用的一体化闭环产业链,对我市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起到强效补链的作用。
江苏先导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坤鹏:
我们的产品主要的应用领域很多,比方说我们的半导体领域、精密光学、新能源、光伏以及消费电子这些领域。
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世会
徐州市的产业布局跟我们非常契合,我们在这里,上下游都有很多我们的客户群。所以在徐州我觉得我们的产业生态非常好。
打造“343”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如何打好绿色低碳能源产业这关键一招?
力争到2025年,徐州市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应用场景、市场主体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应用场景领域进一步拓展丰富。
要实现这一目标,徐州的自信底气何在?这份底气不仅来自已有产业集群的加速崛起、正在完善的体制机制,也来自于对发展路径的战略谋划和坚定落实。
眼下,徐州正加快打造“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产业联盟+一批创新平台支撑+一套组合支持措施”的“四个一”产业发展服务模式,不断推动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向纵深发展。据统计,今年1至8月,全市绿色低碳能源产业产值约910亿元、同比增长40.6%。
不断增强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发展后劲徐州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向“新”而行!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