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田园乡村美丽富民(美丽中国)

admin7个月前 (09-24)徐州产业信息23

  2021年01月13日07:18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铜山区汉王镇紫山村(摄于2020年9月)。

  清澈河流淙淙流淌,整洁乡道串起田野与农房,村里枝头生出朵朵红梅……近年来,江苏徐州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内涵美”,这些小山村就这样变了样子。

  冬日的苏北乡村别具诗情画意,像是打翻的调色盘。在江苏徐州市贾汪区磨石塘村,村容村貌美观,游人流连忘返。从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再到厕所革命,这里的变化,也是当地人居环境改善的缩影。

  “再过几年,我们村要换个模样——设施齐全、生活现代,不比城里人差;风景优美、生态宜人,让城里人羡慕!”2017年,磨石塘村村主任杨友国在村民大会说这番话时,村民们更多的是怀疑。

  为啥不信?仅在3年前,这里还是个灰头土脸的偏远乡村。杨友国介绍,此地生产的石头粗糙又坚固,制磨的历史可追溯到300年前。石头挖完露出水塘,便是“磨石塘”这个名字的由来。此外,村子距贾汪城区仅4公里,紧邻新桥煤矿和多处私人小矿,挖煤的历史足有100多年。

  当时,人居环境一直是当地乡村振兴的短板。挖石拉煤的车子每天轰隆隆开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道路两边都是牲畜圈和旱厕,烂泥路走着走着就走不通了。

  2016年,贾汪区关闭了蕞后一个国有煤矿,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棚户区改造、乡村环境建设,磨石塘村的环境治理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如今的磨石塘村,北边大景山适合滑雪、漂流,南边张古山建有滑翔伞基地,东边是督公湖景区,西边有凤鸣海风景区。而且,村里还保留下头部批石磨匠人的住址,以及代代相传的推磨工具。

  此外,在南京一家设计院的规划下,村里通上柏油马路、装上路灯,天然气通到家家户户;旱厕改成了抽水马桶,路两边种植了菜地和花园;石头墙和石头房修旧如旧,旅游合作社也开了起来,3年前的蓝图如今正在慢慢实现。

  目前,徐州市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保洁收运体系已实现全覆盖,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64.2%,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创建省市级美丽宜居村庄987个、建成特色田园乡村59个。

  早上,铜山区棠张镇沙庄村73岁的村民徐贵兰吃过早饭后,细心地将鸡蛋壳、残余蔬菜清理好,连同前一天的厨余垃圾一起,装进院里绿色的小垃圾箱中。不一会儿,保洁人员上门收集,并在她的“有机垃圾积分银行卡”表格上盖章、积2分。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徐贵兰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绿色的装厨余垃圾,灰色的装其他垃圾。垃圾分类现在是新时尚了。”徐贵兰说,到处都干干净净的,谁还好意思乱丢垃圾?

  村支书吴学允介绍,过去村里没有一个垃圾桶,河道里、路两边,随处可见生活垃圾,严重影响人居环境。2017年,徐州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村里采取“积分银行”——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收集,给予如盐、酱油、醋等实物兑换。

  “没想到‘菜’点上了,老百姓却不喜欢吃。”吴学允坦言,蕞初参与率不到40%,多数村民表示不理解、觉得很麻烦。

  一问才知道,大家积极性不高有几个原因:老年人要事先在家里分好类,但哪些是有机垃圾?年轻人要上班,错过了收集时间怎么办?前端分类,后端如果混在一起,岂不都白费了?……

  “村居环境整治要靠群众参与。”吴学允改变了方法,优化了保洁服务内容,将定点收集改为上门收集,并发动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还在学校、幼儿园中普及。

  “全村产生的餐厨垃圾变成肥料后,每年可卖15万—20万元,目前全部让利于民,群众参与率已达98%以上。”吴学允介绍,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精细化处理,推向市场产生持续效益。

  一场雪后,在邳州铁富镇姚庄村,走在平坦宽敞的村道上,两侧排列的银杏树一眼望不到尽头,枝头挂满了银白色的“叶子”,晶莹剔透。这条远近闻名的“银杏时光隧道”,即便在冬天也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近年来,姚庄村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切入点,提升道路硬化程度、改造农家庭院、整治污水管网、推行厕所革命,还建成景色宜人的小公园,让整个村子由内而外焕发美丽生机。

  生态优势带来了产业兴旺,美丽环境创造了美丽经济。在姚庄村,一些赋闲在家的劳动力做起了小生意,销售银杏果、豆类、花生等土特产,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姚庄村党支部书记冯刚介绍,目前全村种植银杏树2700多亩,形成“苗、树、叶、果”一体的银杏综合生产基地,推动银杏全产业链开发,构建银杏食品、茶饮料、工艺品等产业体系。

  “得益于美丽村庄和银杏特色,姚庄村获评中国蕞美银杏村落、徐州市观光旅游名村、国家森林乡村。”冯刚自豪地说,村里的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带动了1万多村民就近就业,人均收入增加1.2万多元。

  当前,徐州将产业兴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支撑,越来越多的村庄通过环境提升实现了美丽宜居,并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支点,撬动绿色产业生态富民。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ENGLISH

  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6-009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258号京ICP证000006号京公网安备008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江苏45个苏北新型农村社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江苏45个苏北新型农村社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交汇点讯 近日召开的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要以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高起点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的现实样板。推动乡村更宜居更有活力,近年来,江苏始终步履不停,先后部署了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和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等重要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命名142个“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在去年完成苏北地区131033户农房改善任务基础上,苏北五市今年计划实施...

邳州铁富:加快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

邳州铁富:加快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

  央广网徐州11月3日消息(记者郑楚豫 通讯员王鹏 迟皓文) 近日,位于邳州市铁富镇工业园区内的江苏鲁驰新材料项目现场,公司的2号和3号车间主体已经建设完成,工人正在进行车间内部的地面硬化和水电、消防设施的安装。   施工现场(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据介绍,该项目是铁富镇嫁接盘活企业之一,总投资115000万元,主要生产食...

国铁集团全级次企业名单

国铁集团全级次企业名单

  注:本名单包括各级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不含各级参股企业再投资的企业。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富镇工业园区

铁富镇工业园区

  铁富镇工业园区位于江苏省邳州市。   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鼓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总部型机构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方法   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全面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高地的若干   强化政策完善措施进一步提升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