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头版•省内党报新闻摘要
我市全力以赴推动项目落地,不断提升招商工作实效
项目建设不停步 招商引资不断线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加快消除疫情影响的“强劲引擎”。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外部复杂环境等困难挑战,全市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以项目开工见效为抓手,积极推动项目签约落地,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实效,一批支撑作用大、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今年以来,协议投资100亿元以上的徐州经开区弘元光伏产业一体化制造基地、邳州市长城汽车零部件、徐州高新区中润TOPCON光伏电池切片3个项目已正式落地;贾汪区朗诺德80万吨不锈钢管材、徐州经开区中能高纯颗粒硅、贾汪区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基地、新沂市伟业铝材高端环保铝型材生产4个协议投资50亿元级项目注册落户。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一批新的增长点正加速形成。
昨日上午,我市举行2022年市区城建项目集中开竣工暨长泰路跨九圩港大桥开通仪式。这既是对今年以来市区城建工程推进情况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对在建工程的一次积极推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新明出席活动,并宣布工程开竣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从人民群众蕞需要、蕞关切的问题入手,全力加快城建重点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共安排市本级项目234个,投资额1197.3亿元,该批项目的建成投用,将为南通建设“一枢纽五城市”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据悉,本次市区集中开竣工城建项目共20项,总投资约90亿元。其中,市政桥梁类14项;园林绿化类3项;公用设施1项;航道水利工程2项。
科技创新大幅提升 经济实力连跨“七台阶”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底气。2021年,无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200.5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100亿美元。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产业链的重镇,工业经济发展尤为显著,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十三五”期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7.6%,高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总值迈上两万亿元新台阶,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33.4万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1.6%;工业企业数突破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7003家。“以集群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为主攻方向,无锡锚定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的跨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士介绍,2021年,我市规模超千亿产业集群达10个,物联网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常州上半年贷款增量1401亿元再创新高
记者15日从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获悉,2022年上半年,人民银行货币金融政策靠前发力、持续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推动全市信贷总量保持高速增长,我市贷款增量再创新高,信贷资金主要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1—6月,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量为1401.76亿元,同比多增464.43亿元,是过去五年同期平均增量的1.9倍,超过去年全年增量的九成。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3万亿元,达13193.97亿元,比年初增长11.89%,高于上年同期2.75个百分点。
服务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截至6月末,全市非金融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为9081.96亿元,比年初新增1237.93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594.68亿元,增长15.78%,高于上年同期6.39个百分点,高于今年上半年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89个百分点,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更多精彩内容进入 [财经频道]
现场画面: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
供奉日本战犯牌位的吴啊萍受审讯画面曝光:想跟所有人忏悔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