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8个项目 总投资额1129亿元
7月7日,东钱湖畔。徐甬两地新老朋友齐聚一堂,徐州—宁波新材料产业和人才合作发展恳谈会在宁波市举办。本次活动搭建了人才引进、技术交流和项目对接的良好平台,让徐州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合作前景越来越好。
宁波是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与徐州有着较多相同之处,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蕞具幸福感城市。近年来,徐州把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大力推动。宁波更是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是全国首批7个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新材料产业已成为宁波的支柱产业和亮丽的城市名片。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恳谈会上,位于宁波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大院大所相关专家,索玛基石(宁波)生物科技、宁波惠之星新材料、宁波静音机电等众多新材料产业企业参加。通过推介,企业家们表示出到徐州投资兴业、共同收获发展果实的强烈意愿。
今年以来,我市在长三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双方紧密洽谈,一批高质量的新材料产业项目落户徐州。恳谈会上,杭州宋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丰县签订了杭州宋沃可降解环保新材料项目、中材国际安徽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沛北经济开发区签订中材国际100万吨环保建材新材料项目、杭州新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邳州高新区签订杭州新子新能源光学电子胶膜材料项目、江苏金兆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睢宁县签订江苏金兆丰新材料项目、海南紫悦新材料有限公司与新沂市阿湖镇签订紫悦年产10万吨高纯钛项目、科威塑料有限公司与铜山区签订科威塑料工程机械塑料零部件生产项目、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与贾汪区签订江苏朗诺德60万吨不锈钢管材项目、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徐州经开区签订中能硅业4.6万吨/年硅烷法颗粒硅项目等部分项目集中签约,这8个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112.9亿元。
近年来,我市把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全力打造国内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十三五”期间,我市聚焦新材料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了以金属材料、化工材料、硅基材料、碳基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企业培育初见成效,平台载体逐步完善。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175家,实现产值360亿元。
“发展新材料产业,要选准领域方向,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对民用高技术产品,出台新产品市场扶持政策;培育创新创业的全方位‘雨林’生态……”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研究员乌学东在作主题演讲时,分析了新形势下新材料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并提出对策。
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就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思考和科学合理的建议。
邳州市副市长王广军介绍,近年来,邳州将新材料产业列入重点发展的七大主导产业之一,不断加大新材料产业招商投资力度,新材料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当前,邳州正进入全面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新阶段。更多的企业、科技人才到邳州来落户,对邳州新材料产业下一步发展将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推动。”
“徐州新材料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蕴含众多发展机会,拥有巨大发展空间,更有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坚定信心。”市工信局局长王伟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不断推动企业增强自主研发能力,重点围绕新材料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新增设立产业基金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为相关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政产学研”为主抓手,围绕“高级化、现代化”目标,紧盯高端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新型碳基材料、特种硅基材料、尖端前沿材料五大领域,推动传统材料向新型材料转变、基础材料向高端材料转变。到2025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