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聚焦“双创”江苏①扩大试点示范效应打造江苏双创“升级版”

admin6个月前 (09-24)徐州产业信息22

  原标题:聚焦“双创”江苏①扩大试点示范效应,打造江苏双创“升级版”

  聚焦“双创”江苏①扩大试点示范效应,打造江苏双创“升级版” “蕞江苏”导读

  “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打造‘双创’升级版”。近年来,江苏进一步拓展双创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双创的科技内涵,增强双创的发展实效,优化双创的发展环境,加强双创的实施保障,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双创格局,多措并举推进全省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请关注“蕞江苏”本期专题:聚焦“双创”江苏。

  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省,近几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打造江苏双创“升级版”,在“双创”工作中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了强劲动力。

  双创示范基地是创新创业制度改革、政策试点、模式创新的先行试验区。江苏各示范基地带领许多优质项目在省内落地开花,不断加快推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的集聚,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推动创新创业政策落地,扶持创新创业支撑平台,打造创新创业发展生态,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政策举措。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双创示范基地的协同创新效应,江苏进一步发挥区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类示范基地的不同资源优势,推动各双创示范基地在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创新企业联合孵化、创新生态共同营造等领域的全面深化合作,共建“内聚外合”的开放性创新创业网络,打造具有江苏特色、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

  为更好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对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以新动能支撑保就业保市场主体,2020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在部分地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今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首次入选。

  苏州工业园区凭借在创新创业领域的不断深耕,成功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正式晋升“国家级”。值得一提的是,全省共10个单位分三批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园区是苏州地区唯一一个区域示范基地。同时,园区是全国8个全球化双创示范基地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一个全球化双创基地。

  下一步,苏州工业园区将发挥中新国际合作优势,抢抓“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历史机遇,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以创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聚焦发力全球化创新创业,加快建设一批创新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国家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争通过三年建设,将园区打造成为全球化创业的重要节点、全面创新改革的示范样本,为我国全球化创新创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将园区打造成为国际化创新“策源地”、全球化创业“新天堂”。

  2019年12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三批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名单,徐州睢宁县、锡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矿业大学被认定为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至此,徐州市已有省级“双创”示范基地6家。

  近年来,徐州立足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构筑双创新高地,出台了《推进四大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工作意见》《赢在徐州—2019中国徐州创新创业大赛方案》《在徐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专项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徐州市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从优化生态、人才引进、成果转化、政策落实等方面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大力推进该市6家示范基地建设任务落实落地,不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动力活力,为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下一步徐州市发改委将指导各地加快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色小镇双创支撑平台,推动“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技术创新中心等多种类型双创孵化载体快速发展,形成全面覆盖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和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对照省级示范基地的标准,甄选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性创新创业基地,对其模式和典型经验在该市推广,调动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的积极性,真正营造出该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新局面,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促进徐州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江苏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认定一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积极争取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通过试点示范完善双创政策环境,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调动双创主体积极性,发挥双创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形成双创成功经验并向全省推广。

  2020年6月,南京获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这是中国科协启动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 “海智计划”升级版以来,在江苏批准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海智离岸基地。

  本次获批的南京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以江北新区为核心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协同区,按照“新区引领、拥江协同”的总体布局,采取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集成创新政策、创新引智模式,努力构建完善的离岸创新创业生态圈。

  南京以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为依托,引入专业化第三方机构专职服务团队,建设成本低、配套好、要素全、开放广的海外创新资源集聚物理空间,不断加强与成熟海外研发机构、高校院所合作,建立海外孵化器、海外创新中心,支持海外人才开展离岸研发、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等业务,促进创新项目海内外预孵化和成果转化,以市场化需求为推动力,构建离岸创新创业联盟,打造立足南京、辐射江苏、面向全球的海外创新资源集聚平台,形成人才高端化、资源国际化、政策蕞优化、对接精准化、创新便利化、创业链条化、服务生态化的新型国际创新创业共同体。

  江苏企业对接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有了以色列国际创新窗口。以色列当地时间2019年8月,由中以常州创新园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建设的以色列江苏创新中心正式试营业,打造中以合作的标志性窗口,以色列先进技术成果和孵化经验进入中国的“桥头堡”,中国资本、技术需求对接以色列创新资源的“根据地”。

  中以常州创新园是中以两国政府共建的首个创新示范园区,经过多年建设,在全国保持了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合作成果的“三个领先”,得到了两国高层的充分肯定。截至2019年8月,园区集聚各类中以合作项目80多个,创新平台建设初具形态,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引进来,走出去,打造离岸创新新平台,“以色列江苏创新中心”由中以常州创新园和以色列专业团队共同运营,旨在引进和集聚以色列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支持国内企业和机构开展离岸研发、离岸孵化和离岸加速等业务;探索离岸创新模式,促进创新项目在中以两国之间预孵化和成果转化;探索建立更高效的创新创业资源对接机制,促进以色列优质创新资源集聚;组建离岸创新创业联盟。

  江苏鼓励与世界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及科技社团等开展合作,共同设立离岸双创基地,探索海外高端人才引进新机制,建立与世界接轨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打造立足区域、服务全球的海外创新资源的集聚平台,实现更高水平“引进来”,更加有效“走出去”。

  2019年4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第四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名单,由江南大学建设成立的无锡市滨湖区山水城大学生创业园名列其中,成为此次江苏省上榜的两家“国字号”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之一。

  经过不断摸索,江南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形成了“生创师导”的特色孵化模式。“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教授团队为支撑,以健康食品、智能制造、产品设计等江南大学优势学科为基础,推动产学深度融合是江南大学大学生创业园的一大亮点”,创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力量,帮助学生完成创业者身份的转变,正是秉承了“基于专业、服务产业、引导创业、带动就业”的建园理念。

  截至2019年4月,无锡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大创园)24家,市级创业孵化载体175家。同时,无锡市还创办了创业基地联盟,江南大学大学生创业园作为联盟的主要发起单位,成为该市创业孵化基地的标杆,发挥示范作用,推动无锡市创业孵化基地更高质量协同发展。

  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沭阳县已打造出一批电商集聚区、返乡创业园区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在苏北地区率先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江苏省创业型示范城市”。

  在加强创业载体建设过程中,沭阳县切实加强智能针织产业园、软件产业园等新兴就业创业载体建设,引领各类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到相关载体享受便捷的就业创业服务。20家高端研发项目进驻县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异军突起,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创业团队8个。

  围绕县域“双创”工作,沭阳县做强做优科技载体,培育创新型企业。近年来,沭阳县持续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加强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企业研究院,吸引更多院士和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

  截至2020年7月,沭阳县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沭阳软件园和县高层次人才创业园8万平方米,培育众创空间、星创天地10多个,培育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8家。

  江苏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增一批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加快认定一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和省级创业培训实训示范基地,试点推动老旧商业设施、仓储设施、闲置楼宇、过剩商业地产转为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加快构建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产业集群化的创业载体新格局,提升创业载体建设整体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中国经济报、光明网、徐州日报江苏省政府网站、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常州市武进区政府网站、江南晚报、中国就业网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相关文章

江苏6家基地入选2022年度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

江苏6家基地入选2022年度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

  江苏6家基地入选2022年度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2022-12-05 09:08:1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公布2022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名单,授予170家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江苏6家基地入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公布202...

第四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名单公布徐州上榜5家!

第四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名单公布徐州上榜5家!

  省发展改革委于近日公布了第四批31家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名单,徐州市成功入选5家,分别为贾汪区、徐州软件园、邳州经开区、新沂经开区、丰县经开区,获批数量与苏州市并列全省头部。截至目前,徐州已累计创建11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纵深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   近年来,徐州市发改部门抢抓国家和省政策机遇,多方宣传解读双创示范基地创业...

徐州市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开始申报

徐州市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开始申报

  2023年江苏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启动申报,徐州市人社局积极响应,也同步开展活动。此次申报以增强乡土人才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具体申报条件和要求如下:   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是指由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推动乡村振兴为导向、以乡土人才培育为目标、以增强乡土人才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乡土人...

中国民航大学宁河校区二期工程开工

中国民航大学宁河校区二期工程开工

  12日,中国民航大学宁河校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中国民航大学宁河校区二期工程,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新建学习中心、科研综合楼、双创中心、实训基地等场所,满足师生学习科研需求;同时配置音乐厅、体育公园等文化休闲场所;另外,还将建设三个独立食堂。   宁河校区一期在2022年8月完工投用,为确保正常教学和施工互不干扰,学校在二期工程和一期校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