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棠张!_发展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这里是棠张,是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首批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省级万亩菜篮子工程基地,是徐州市民的“菜篮子”、“菜园子”,是周边市民“园区自然景观游”、“蔬果采摘生态游”、“琅河八景观赏游”、“蚕桑文化体验游”的蕞佳去处,是中小学生现代农业“科普游”、大中专院校学生“研学游”蕞佳基地……
作为全市乡村振兴先导镇,在第三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棠张镇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地域特色,在逐步推动行政村全域化整治的基础上,坚持“用宜居留住乡愁、将文化融入生活”的鲜明导向,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各美其美、各兴其业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绘就了美丽乡村的诗意画卷。
棠张镇位于徐州市东南部,有4万亩设施果蔬和3万亩桑园,形成“南桑北菜、东蔬西果”的格局,打造了学庄、跃进、位河等6个设施蔬菜专业村,是著名的省级永久性菜篮子基地。仅蔬菜种植和栽桑养蚕使农民每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
在跃进村,设计新颖实用的日光温室横成排竖成行,水泥道路平整宽阔纵横交错。仅新技园合作社就种植了草莓西红柿、樱桃宝宝西红柿、水果西红柿等近10个品种,带动180户农户种植的西红柿通过了无公害产品的认证。
棠张镇与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保持长期合作关,目前已发展西红柿1.5万亩着力建设独具特色的西红柿小镇。
棠张是目前徐州唯一的蚕桑与丝绸业全产业链基地,现有桑园面积3万亩,养蚕户6500余户。棠张蚕桑业早在汉代就已经兴起,著名的解忧公主少女时代就在故里棠张种桑纺纱。
棠张镇挖掘解忧文化,产业与文化深度融合。培育出戴梦雅蚕丝被、祥华牌丝绸、解忧故里三个省级名牌商标。为促进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棠张建造了解忧公主纪念馆和蚕桑文化博物馆。如今,种植可供采摘的桑果又成为发展方向,并推出了桑葚酒、桑叶茶、蚕蛹等系列食品。把传统产业做成了文化、做成了旅游。
为把农业休闲旅游业做特做强,棠张镇注重特色产业连点成片,针对百姓要求什么、游客需要什么对园区进行景观化设计,“盆景”变“风景”,“田园”变“花园”,同时注重道路、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与特色村庄打造结合起来,建成红色沙庄、画中喻庄、锦绣铁营、孝道高庄等一大批美丽村庄,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生产、美丽生活“三美融合”。
在棠张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棚中间,铜山农文旅融合展示馆、铜山现代农业科技展示馆、铜山设施农业“机械换人”试验示范基地、铜山农业双创融合服务中心等一批场馆拔地而起。这里将成为铜山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与农旅融合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而对于棠张则成为眼皮底下的“高精尖”。
走进农业科技展示馆,水培、基质培、气雾培,滚筒式栽培、层架式栽培、鱼菜共生式栽培,异形瓜果等让人眼花缭乱,眼界大开。
棠张以新型主体培育为核心,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成立了90个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108家,带动全镇2000余户农户进入产业链经营。新增高标准示范基地9个,智能化育苗中心一个,高标准钢架蔬菜批发市场一个。农业的高效快速发展,拓宽了农村内部的就业空间,同时使全镇蔬菜种植逐步迈上了产业化发展轨道。
又能在田园阡陌间享受大自然的清风绿韵
在建立完善产业链和利益链上持续发力
作为首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核心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主攻方向,通过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形成“南桑北菜、东蔬西果”的格局。现在,棠张镇的产业如何融、融到什么程度、老百姓从中得到什么收益?
今天我们将介绍棠张镇红色崔庄、锦锈铁营、孝道高庄、画中喻庄和绿屏后郎等五个文化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新型宜居乡村,见证它们的华丽蜕变,感受它们的独特魅力。
“新城南隅旧沙场,红色崔庄。红色崔庄,战地黄花分外香。春来陌上缓缓去,处处蚕桑。处处蚕桑,产业兴村农妇忙”。崔庄村坐落于美丽的琅溪河西岸,是一座有着优秀红色基因的小村落,淮海战役中著名的崔庄狙击战就发生在这里。
近年来,崔庄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做好“产业富村、文化兴村”文章,探索出一条以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行走在村巷中,绿树红花,青瓦红墙,独具匠心的红色文化、蚕桑文化、农俗文化和廉政文化让人流连忘返。
“金戈铁马古战场,蚕桑绣锦新铁营”。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古为楚汉相争之地,以刘邦铸造兵器得名。近年来,铁营村紧紧围绕富民强村总体目标,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是徐州市美丽宜居村、棠张镇重点蚕桑建设基地。
在铁营村,传统记忆与现代文明交织,富民产业和特色文化交融,绿水环绕,景色秀丽,村居优美。漫步在铁营河畔,清凉静谧,恍惚回到童年的午后。
“人人都说高庄好,风和村美少尊老”。去年以来,高庄村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大力弘扬和传承孝道文化,积极培育乡风文明,使传统孝道文化在宜居乡村中焕发出新光彩。
如今的高庄村村容村貌更靓、生态环境更优、群众生活更好、孝道文化更醇厚,邻里和睦、母慈子孝,已然成为美丽宜居的“孝道之乡”。
“大师旧居今安在,画中喻庄迎客来”。近年来,喻庄村深入挖掘喻继高工笔花鸟画文化价值内涵,积极做好“名人家乡、文化兴村文章,以乡风文明为根本,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探索形成了一条以乡贤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如今的喻庄村,如一幅精雕细琢的工笔画长卷,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依托人居环境整治、乡土文化培育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塑造了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走出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铁道边旁后郎庄,花香树绿翠屏中”。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后郎村依托高铁沿线资源禀赋,做好“绿化生态文章,倾力打造生态绿屏障,绘就了京沪高铁沿线苏北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整洁有序的乡村环境,平坦宽敞的乡村道路,白墙红瓦的农家房屋,别有风味的绿树红花,后郎庄已然成为京沪高铁旁一道天然的绿屏障。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棠张人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派。如今的棠张镇,正在悄然嬗变成一幅优美、清新、幸福的美丽画卷,在美丽棠张,既可寻得乡村的诗意,又可遇见山水的远方……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