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这2个地方通过国家考核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近日,商务部发布2021年度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考核认定名单,新认定基地105家,251家2018年认定的基地通过考核。此次认定名单中,江苏共有8家新认定的基地,17家2018年认定的基地通过考核,通过的基地包括邳州2家,分别是:
江苏省邳州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大蒜)
江苏省邳州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地坪地材)
邳州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大蒜)
邳州市作为全国大蒜的主产区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的持续推动,让邳州市成为全省蕞大、全国有地位、国际上有影响的大蒜产业基地。
邳州市耕地面积有174.9万亩,大蒜作为老百姓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年产量达80万吨。适宜的气候环境与土壤条件,为邳州市大蒜产业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区位优势,也为大蒜品质的保障打下了基础。
大蒜丰收后,房前屋后不乏村民们对大蒜进行初步加工的忙碌身影,晾晒、翻蒜、剪须、去茎,粗加工后的净蒜相较于原皮蒜,更具价格优势。而传统蒜区的蒜农们,早已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高效的蒜季管理经验。
几年前,一亩地干蒜蕞多也收不到2000斤,去年一亩地干蒜得收2500斤到3000斤左右。选种选的好、管理跟得上,产量也就上去了。
先天的区位优势与后天的管理跟进,共同奠定了大蒜增产增效现状,而传统的生产模式,也反映出大蒜属于劳动密集型作物产出的事实。近年来,随着邳州市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与推广,大蒜联合收获机、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等应运而生,不仅提高了耕作效率,更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减轻了蒜农的劳作强度。
大蒜联合收获机一个小时就可以收一亩地,而人工的话,三个人一天能挖到一亩地就很不错了,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而且机器碰伤蒜的比率不超过2%,比人工挖伤的比率还低。
此外,邳州市大蒜产业始终坚持结合生产抓科研,研究和推广水肥一体化、双色膜覆盖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大蒜优新配套生产技术15项。技术上,因地制宜的探索与尝试,也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检测所研究员张贵龙说道:“邳州在肥料的检控上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环保型抗拉力地膜的应用,在全国比较有示范性。”
据了解,邳州市共建立大蒜标准化示范区10个,引进培育和示范推广大蒜新品种5个,近3年累计推广面积36.7万亩,增产大蒜3718万公斤,新增产值9295万元。引进示范推广“徐蒜815”,“徐蒜917”,“徐蒜918”、“鲁蒜王1号”、“鲁蒜王2号”等新品种10个以上,全市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与此同时,邳州市也一直致力于良种的更新与提升,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交流,研发适宜本土种植的优良新品种。
去年,邳州市与徐州农科院联合研发的新品种“邳州白蒜1号”,作为邳州的主导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它的产量比常规的普通蒜种高10%到15%,一亩地干蒜产量能达到2700斤左右。
截至目前,邳州市大蒜产业年均总产值39.24亿元,占农牧渔业总产值的17.01%,创造出了全国县域产区内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头部,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国内唯一,大蒜单产头部,大蒜品质头部,大蒜产业化发展头部的“五个头部”,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国前列。而勤劳朴实的邳州人民也将继续耕耘不息,在这片沃土上走出致富好“蒜道”。
邳州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地坪地材)
邳州是全国蕞大的板材生产、交易和出口基地。
现有生态家居及配套企业3100多家,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13家,中国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18个;经过近30年发展,邳州板材产业破茧成蝶,建成生态家居产业园,集聚了朗斯、TATA、皇朝家私、千年舟、爱依瑞斯等国内一线优秀品牌,实现了传统板材向生态家居的成功转型,全面打响了“家居天下”品牌。
邳州是板材家具产业之都,具备良好的“基因”和“土壤”,一直以来,围绕产业链培育价值链、部署创新链、优化生态链,加速推动生态家居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邳州“家居天下”品牌全面打响。
从蕞初的板材粗加工到打响“家居天下”品牌,邳州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企业不断壮大,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的拓展也在不断地向前延续,生态家居产业开始园区化、集群化、生态化,并逐步向智能化转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来源:守望家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