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在徐州》之三:徐州向创新型城市迈进
中国淮海网消息:徐州着力培育自主创新的软环境,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积蓄充足的“高能量”。在徐州科技创业园200平米的展厅里,100多项科技新成果串起了徐州科技创新的一颗颗明珠,正是在高新技术创业“孵化器”的精心培育下,这些高新技术成果才不断地“破壳而出”,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5年前,徐州启动建设大学科技园;如今 ,这里已经成为徐州引智聚才、跨越发展的新起点。园区入驻的140家企业,绝大部分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孵企业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9项,承担国家火炬计划5项,逐渐形成了煤矿能源与煤矿安全、工业控制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与食品技术等五大产业集群。
一系列扶持政策,激发了企业和科研人员创新热情。徐州民营科技型企业――雷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正是通过坚持不懈的研发投入和科技攻关,从一家不知名企业成长为中国生殖健康产业的领军企业。
雷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吴云:“这是我们8年前的拳头产品,是黑白的乳腺诊断仪,这个是彩色的,而且带有很多电脑功能,是我们蕞新的产品,从这个产品到这个产品,我们走过了整整8年,我们企业为什么会用这么长时间,这么大精力和财力,去做新品开发,我们认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一定要注重企业长期的可持续成长,只要不断地在研发方面,有足够的投入,才能保证企业有不竭的发展动力。”
科技创新为民营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更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积蓄了充足的能量。一年前,徐工集团特种工程机械公司曾一度面临亏损,可如今,她的产品不仅出口到欧洲,还自主研制出国内头部台“矿用防爆挖掘装载机”。企业扭亏为盈的奥秘在于推行“技术创新责任制”。
徐工集团特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高晔:“我们企业推行技术责任状的目的,就是要使参与新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一直到走上市场每个环节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技术质量的头部责任人。”
据统计,从2002年到2007年,徐州已投资50多亿元,用于实施439项国家和省级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项目。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2%,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70%以上。在工业、农业生产领域,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0%和60%。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0亿元,比5年前增长70%,连续5年实现高速增长。“技术创新”使越来越多的产品从“徐州制造” 向“徐州创造”转变。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