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徐州经开区大黄山街道:改革创新引领转型突围
中国江苏网讯 位于徐州市区东部的徐州经开区大黄山街道曾是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工业经济发展迅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煤炭资源渐趋枯竭,矿场关停,大黄山街道面临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的窘境。
近年来,大黄山街道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解放思想为先,以拓展空间为基,以产业项目为核,以筑牢基础为辅,系统谋划、破立并举,初步趟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升级之路,被评为2020年度“徐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街道”、“徐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先进集体”。
匡正发展理念 激发担当作为精气神
“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我们目前面临发展空间不足、产业层次单一、要素保障不强的问题,必须破除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统筹推进土地治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培育、生态修复等重点改革措施。”在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大讨论中,大黄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再武说出了关键,要用新理念统一思想,用新目标锚定路径。破除与新发展理念不相符的作法,在新旧动能转换上领先、产城融合发展上争先、增进民生福祉上率先。
干部考核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激励干部的“指挥棒”。大黄山街道将力量向经济建设一线倾斜,着力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征迁征补、信访稳定“四个一线”锤炼队伍,非经济岗位人员占比降至25%以下。为了突出考核“指挥棒”作用,街道研究制定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办法,优秀、一般人员等次扩大至20%,让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实惠。
拓展发展空间 增强转型发展承载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型发展中的大黄山寸土寸金。摒弃以往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作法,大黄山街道探索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新机制,注重向“低效”要空间,率先实施以“亩均”“绿色”“安全”为导向的低效用地盘活三年行动,淘汰关停“散乱污”企业200余家,修复治理小黄山等废弃矿山700余亩,盘活低效闲置土地32宗9000余亩,累计腾出土地近1.5万亩,占辖区全境面积的25%,有力保障了综合保税区、鑫晶半导体大硅片等1万余亩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发展的空间有了,如何让产业提质增效?大黄山从“技改挖潜”入手,把握产业和技术变革新趋势,加快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步伐,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工艺、产品体系、产品质量、经济效益优化升级,累计推进总投资62亿元的企业技改项目16个,5.4万吨颗粒硅产能突破万吨级规模,10GW高效单晶项目突破行业“卡脖子”技术,以工业技改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实效。
重塑发展优势 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如今的大黄山,处处呈现火热的建设景象,以一日一新的面貌,行驶在发展的快车道上。不断完善“一港一路一纵三横”多式联运路网体系,高新路北延建成通车,亿吨大港金山桥作业区、铁路专用线、金港路东延等加快建设,打通了产业发展的黄金廊道,让该地的发展优势更加明显。
紧扣“项目为王”这一制胜利器,大黄山街道坚持把项目作为产业变革的核心,聚焦“12319”特色园区建设,近三年实施重大产业项目39个,总投资601亿元。为了让项目尽快投产,大黄山街道创新建立“项目管家”全生命周期推进机制,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强劲态势全面形成。
一批高技术、高成长型企业在大黄山也有了发展壮大的土壤。该地大力开展“一对一”驻企帮扶,近三年新增“四上”企业64家、新获批高新技术企业30家,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把创新驱动作为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完善企业培育体系。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大黄山街道的创新变革、转型突围之路,推动了新旧动能转换从“初见成效”迈向“取得突破”,进而“塑成优势”,让大黄山的发展更有潜力、更有活力、更有动力。(通讯员张玉笛 记者 张扬)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剩菜盲盒”
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升级为超强台风 东海海域海况恶劣
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15年运客3.4亿人次
北上广深都对楼市表态了,哪些政策有望落地?
东北地区“接棒”强降雨,局地需警惕极端降雨+强对流
省消防救援总队开展战勤保障拉动演练
铸魂育人,“播火团队”送星火奔赴远方
海陵15个小区启动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2023年“革命文物看江苏——革命诗词知多少”挑战赛正式上线
成都大运会丨中国队挺进射箭女子反曲弓团体决赛
入约再受阻!匈牙利推迟批准瑞典加入北约的申请
美国堪萨斯州一银行倒闭 官方称“孤立事件”却仍引担忧
美国周末发生9起大规模***击60余人死伤 警方:感到不安
韩国高温天气持续 两天内至少15人因中暑身亡
俄加强防范无人机袭击 暂不提高莫斯科恐袭威胁等级
三省一市“携手”,以长三角区域智能建造引领“中国建造”
看浙江先行路丨“蕞小细胞”更新有方,全龄友好社区打造“家门口的幸福”
中国式现代化 看浙江探路先行 纪念“八八战略”二十周年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正式启动
江苏出台全国首部基层卫生条例 立法助推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转化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举报电线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苏ICP备07000608号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20110153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