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云龙、泉山…都别争了!全徐州蕞富的地方竟然是这里!
原标题:鼓楼、云龙、泉山…都别争了!全徐州蕞富的地方竟然是这里!
开发区以及各类新城、新区、特区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根据统计,2014年仅215家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与115家国家高新区就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5万亿元,占全国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5%;就徐州来说,2016年徐州两家国家级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全市不到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近20%的GDP,再加上全市11家省级开发区,占到全市经济比重甚至更高。
既然这些地方是产业重中之重,经济关键所在,我们有必要梳理了解一下这些徐州的开发区——今后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这些地方你值得拥有!
重点产业: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7月,2010年3月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29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万,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实施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的主阵地,综合经济实力居江苏省137家开发区10强。2016年实现业务总收入3591.5亿元,GDP67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4.8亿元。
卡特彼勒、蒂森克虏伯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徐工集团、中能硅业、协鑫硅材料、圣戈班等全球知名企业在开发区投资建厂,形成了高端工程机械、太阳能光伏两大世界级产业集聚区。
近年来,瑞典宜家家居、麦德龙、迪卡侬等全球知名商业品牌进驻,开发区正逐步由工业园区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新片区。
重点产业:装备制造、安全科技、电子信息
徐州高新区位于徐州市南郊,成立于1992年,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苏北首家国家级高新区;总体规划面积236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100平方公里;区内总人口20万人。2015年徐州高新区综合实力跃居全国116家国家级高新区第56位,江苏省131家开发区排名30位,获得江苏省优秀开发区荣誉称号。2016年徐州高新区实现业务总收入191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 48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75亿元。
徐州高新区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的发展理念,形成了以安全科技为主导,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为支撑,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汽车三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丰县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辖区面积89.1平方公里,已建成核心区45平方公里,是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园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江苏省投资环境蕞佳的省级开发区。
按照“产城融合,以产为主”的发展方向,开发区着重打造出高新技术产业园、盐煤化工产业园、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园、总部经济园和起步区五大特色园区。
沛县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已形成铝加工、煤盐化工、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纺织、塑编、冶金铸造三大特色产业,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
沛县有省级及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3家,高新技术产品25个,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1家,省级研发机构24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到2025年努力构建以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铝加工、轻工纺织、冶金铸造5个优势传统产业为主体,光伏光电、装备制造2个战略新兴产业为先导的“5+2”现代工业体系。
重点产业:白色家电、生物医药、皮革皮具
江苏睢宁经济开发区地处睢宁县城西郊,2006年4月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总规划面积31.2平方公里,目前行政管辖面积23.5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6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人。以皮革皮具、生物制药、白色家电、电子商务为主导产业,正全力创建国家级开发区。
重点产业:煤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
江苏邳州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1年,2006年5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11月,开发区与戴圩街道实行“区街合一、以区为主”的管理模式,行政管辖面积80.08平方公里,人口8.12万,形成了煤基新材料、非晶科技、半导体材料及设备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点产业:精细化工、新材料、新医药
江苏新沂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启动建设,2006年4月15日,经省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开发区。新沂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纺织服装、金属冶炼及压延“四大传统产业”具备较大的规模优势,新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三大新兴产业”正加速集聚。2014年,新沂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成为江苏省头部家获此殊荣的省级开发区。
重点产业:高端装备、物联网、现代物流
泉山经济开发区成立较早,名称几经变迁,直到2012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定名为江苏徐州泉山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为32平方公里。
近年来,泉山经济开发区围绕建成“全省一流开发区”目标,按照“产城一体化”发展思路,重点发展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综合物流为重点的物流业、以高端地产开发为主导的休闲宜居旅游业、以特种装备为基础的先进制造业四大产业。
重点产业:特色装备、家具家居、现代物流
徐州工业园区始建于2001年6月,2006年4月被国家发改委、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目前,徐州工业园区管辖面积27.79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有各类工商企业900余家,工业企业660余家,商贸服务业企业170余家,累计注册资本约8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115家。园区逐步形成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新兴产业和家具产业”为主导的四大产业结构。
重点产业: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
江苏省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2004年3月,2016年5月正式获批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区划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 5.59万,形成了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重点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
2016年5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在新沂筹建江苏省锡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锡沂高新区坚持“建园、造城”双轮驱动,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区、商务商贸区、教育研发区、现代物流区和生态休闲区五大功能板块,初步形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
重点产业:绿色冶金、装备制造、钢铁物流
201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以徐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基础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定名为江苏铜山经济开发区。江苏铜山经济开发区原为徐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市政府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利国镇布局建设的工业园区,规划面积6.25平方公里。
经过多年集聚发展,园区逐渐形成了冶金、工程机械配件、建材、物流四大产业为主导产业。
重点产业:航空物流、高端装备、新材料
2016年5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筹建江苏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依托观音国际机场,这里将打造以航空科技、航空物流、航空制造为主导产业的临空新城。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开发区之外,鼓楼区也正在积极筹建高新区,创建成功之后,徐州所有县(市)区当中,除了新城区所在的云龙区之外,都将拥有省级以上的开发区。
无线徐州系列报道:厉害了word城!
编辑:黄锟 责编:朱宸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