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开区以绿色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多项数据彰显成效
在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创新发展,以产业的“含绿量”提升发展的“含金量”。通过深入探索资源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等多维度举措,徐州经开区正逐步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多项数据指标彰显了其绿色转型的显著成效。
新材料产业:领跑全球的绿色生产力
作为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材料产业在徐州经开区蓬勃发展。以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不仅在国内率先获得颗粒硅碳足迹认证,还成功获得了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颁发的《GCL颗粒硅产品碳足迹证书》。数据显示,每生产1千克颗粒硅,中能硅业的碳足迹仅为3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这一数值远低于全球蕞低水平,彰显了中国颗粒硅在全球太阳能行业的领先地位。
另一家新材料领域的佼佼者——江苏鑫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首家实现电子级多晶硅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已完成超过600项核心技术和设备的改进与创新,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工艺。公司不仅上榜《2024胡润中国新材料企业百强榜》,还成为业界主流的电子技术多晶硅材料供应商之一,其全尺寸覆盖的量产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在新能源领域,徐州经开区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弘元光伏产业一体化项目作为徐州市近年来重点招引的百亿级大项目之一,其月产能已超过1亿片电池片,入库良率超98%,量产转换效率可达26.6%,全面领跑行业。比亚迪刀片电池一期项目的顺利推进,则依托徐工集团和比亚迪集团的强大实力,共同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战略基地,为淮海经济区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徐州经开区已围绕光伏、动力电池、氢能、风电装备等领域,构筑了较为完备的新能源产业结构,为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除了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外,徐州经开区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徐州浩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贵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领军企业,成功入选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该公司通过从含贵金属废催化剂等二次资源中回收铂、钯、铑、银等贵金属,并进一步加工为新材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目前,公司已主持、参与起草国家、行业、团体标准42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展现了其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深厚技术底蕴和市场竞争力。(孙梦)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创新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