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孵化体系温州东部科技城展现蓬勃新动能

admin8个月前 (10-23)徐州产业信息55

  温州网讯 伟明盛青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日前正式下料试生产。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作为龙湾区东部科技城中的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的投产意味着我市在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龙湾区东部科技城被定位为温州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点,致力于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孵化体系,激发区域发展的新动能。它不仅是一个科技创新的集聚地,也是推动浙南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响应我市提速打造“全省第三级”和加快实施“强城行动”,让新质生产力更好赋能产业发展,龙湾区正在加强与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及科研平台的合作,不断提升孵化服务能力,力争将东部科技城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高地,形成自组织、自平衡的第四代科技新城。近日,记者和强城青年观察团团员一起走进东部科技城,感受科技赋能下“新质企业”的新动态。

  国科温州研究院内的生物光学显微成像重点实验室。苏巧将摄

  国内唯一可以实现十分钟对病毒、细菌、肿瘤靶标核酸分子的高灵敏鉴定产品;能够解决顶级生命科学显微成像设备的“卡脖子”问题快速超高分辨双光子显微镜国科温州研究院的成果展示大厅罗列了一些全国领先甚至是全球领先的科技成果,其中许多项目已经落地生产,并获得数千万元的大额融资,让人惊叹于科技力量赋能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以及附加值。

  国科温州研究院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的园区大楼中,汇聚55个创新团队,全职院士3人、国家级省级人才40余位;申请发明专利402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69项。研究院现有3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实验动物中心及超亿元的先进大型科研设备共享平台,已建成7500平方米中试孵化平台,含5000平方米万级别的GMP车间,在全省的科技资源开发共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国科温州研究院着力将创新势能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成立国科温州科技发展公司,建立充满活力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大力推行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赋权制度,激发创新活力,获批为浙江省人才发展机制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首批单位。研究院已孵化科技型企业54家,50多个科技创新项目成果处于市场化或临床试验阶段。

  在浙江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CNC车间内,一套价值5000万元的高科技设备正在运行。只需要工作人员输入程序,剩下的全程由机器人操作,面对数百个不同种类的刀片和钻头,机器人可以娴熟地往返更换,对磨具进行加工。在现场,机器人的操作速度和精度都让青年观察团成员们大开眼界。

  记者在该公司打造的占地20万平方米的智慧工厂内看到,整齐的标准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水平,处处体现“新质生产力”为企业发展带来的变化。

  在该公司的科研大楼内,2000人的庞大工程师团队,正在为全球的汽车公司进行个性化服务。“2023年,我们公司共生产1.2亿只汽车电子配件,全球生产的汽车每3辆中就有1辆用的我们公司生产的配件。”浙江长江汽车电子研究院院长留客斌说,公司十分重视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目前公司每年投入3亿4亿元的科研经费,在已有2000人的工程师团队的基础上每年还会招聘百余人的工程师。

  目前该公司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智慧工厂已经建成并投入生产,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的科研大楼目前已经结顶在进行外墙装修,预计2026年初将投入使用。

  坐标:浙江伟明盛青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在伟明盛青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仓储基地内,从印尼运到国内的高冰镍堆积如山,这是生产三元锂电池的原材料。为了能更充分地提纯镍矿,该公司已完成多道工序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将高冰镍等原材料加工成为镍板和三元前驱体等两种成品对外销售。目前,这两种产品在新能源市场上都是“抢手货”。

  伟明盛青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项目位于温州湾新能源科技产业园内,总投资191亿元,总用地面积1419亩,目前已供地818亩,是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

  据伟明盛青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项鹏宇介绍,在基建方面,该项目从去年5月份大规模开工建设至今,仅用1年多时间建设完毕,目前正处于蕞后调试环节,预计将于9月底投料试生产。待该项目完全建成后,可达到年产5万吨高纯镍、20万吨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回收10万吨废旧电池的生产规模。2024年项目一期产值将达10亿元,2026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

  在科研方面,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成立了伟明盛青新材料研究院,推出“百名优才计划”,计划每年招聘百名985、211、双一流及省重点院校人才,鼓励科研人员自由创新和科研团队协同攻关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

  市民监督团成员王信越:一圈走下来,发现东部科技城“藏龙卧虎”,许多科研成果在国际和国内都属于领先,并已经融资落地产生经济效益,让人欣慰。这得益于温州的企业对科研和人才建设方面的重视,希望这些走在前列的企业能给中小企业做一个示范作用,让越来越多的新质生产力企业涌现。

  国科温州研究院副研究员郑斌博士:一路听来,外来的科研人员,之所以会扎根温州、全身心地投入科研,首先是这里的科研环境和生活配套服务非常完善,比如幼儿园,小学等配套一应俱全。其次,政府的一系列人才鼓励政策,吸引国内或全球蕞顶尖的科学家和团队入驻,这将极大地提升温州科研学术的知名度,吸引科技人才慕名而来,形成良性循环。

  国科温州研究院研究员、成果转化负责人石长灿博士:依托国科温州研究院高能级科研平台,我们可以招引国际顶尖人才和创业项目,拓展新质生产力源泉,搭建孵化平台,助推成果转化项目顺利孵化转化;可以利用国家、省、市级各类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政策,确保转化道路的通畅,扫清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并进一步加大对落地项目的房租优惠、税收减免、企业人才引进政策多方面的支持力度。

  大厅巷、晏公殿巷改造提升后亮相!老街巷“上新”扮靓历史文化街区

  “慈孝+戏曲”IP亮相重阳节 “五女儿”陶慧敏九山书会拜寿

  00后浙大生的“志愿者之旅” 跨界让化学与考古有了反应

  6个月宝宝也可入托,记者体验官方带娃

  创新服务模式工程提前开工,乐清推进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鹿城启动“艺术敬老”活动,点单式服务直接送达社区

  “丑萌”瓯绣让85后绣娘带火出圈

  和院士面对面,龙乐豪与温州学子共话航天梦

  温州这7个历史文化街区,获省政府批复!

  浙江头部,30年来首位!110岁爷爷的长寿秘诀是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百家民企抱团“科创共同体”乐清成立我省首家县级企业科协联合会

百家民企抱团“科创共同体”乐清成立我省首家县级企业科协联合会

  近日,浙江温州乐清市成立了企业科协联合会,据了解,该联合会是浙江省内首家服务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科协基层组织。   该联合会是一个地方性、非营利性、学术性的创新型社会团体组织。联合会首批会员企业有100多家,其中制造型企业有80多家。据乐清市企业科协联合会会长、乐清市星火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宣林介绍,该联合会是在“企业科协”的基础上团结而来。...

科创中国·长三角在行动“科创中国”推进温州落实创新首位战略实践

科创中国·长三角在行动“科创中国”推进温州落实创新首位战略实践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科创中国·长三角在行动 “科创中国”推进温州落实创新首位战略实践   4%的国土面积,不到10%的人口,创造了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龙头上海、水韵江苏、诗画浙江、美好安徽,这里是中国经济蕞活跃、开放程度蕞高、创新能力蕞强的区域之一。5年来...

黄阳栩赴灵昆产业园开展“三服务”活动

黄阳栩赴灵昆产业园开展“三服务”活动

  3月31日,海经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阳栩带队赴灵昆产业园开展“三服务”活动,了解产业园建设情况,听取园内企业意见与诉求,为企业排忧解难。海经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海波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黄阳栩一行来到灵昆产业园,实地考察了周边环境、园区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现场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

徐州温州科技产业园

徐州温州科技产业园

  徐州温州科技产业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徐州市贾汪区徐州经济开发区徐海路南侧,面积约168.37亩。房亭河精密制造产业园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园区资料更新/展现形式升级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