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直播+电商玩转“新农活”看徐州“新农人”的创业故事

admin8个月前 (11-10)徐州产业信息50

  徐州贾汪区农业农村局的蕞新数据显示,2021年度贾汪区共有165家涉农网络营销主体,主要销售农产品、农资、农村旅游点门票三大类,销售额3.54亿元。而在2022年一季度,销售额已经达到1.2亿元。作为新兴业态的农村电商经济迅速崛起,正在成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近年来,徐州贾汪区涌现出一批农村电商“新农人”,他们通过“直播+电商”的销售模式促进当地优质农副产品“快步走出去”的同时,也打造了以贾汪为区域销售中心的全国农副产品供应链。近日,记者走进贾汪各地,记录部分农村电商“新农人”的创业故事,探寻他们的致富密码。

  返乡创业大学生宋超:直播+短视频

  “地瓜干,我们徐州也叫白芋干,红皮白瓤,煮粥喝软绵淡甜,如果大家想寻找儿时的味道,可以尝试一下。感谢来自山东的陈涛,购买了3斤装,我们正在包装今天发货……”

  5月9日下午,位于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八耿线岁的“新农人”宋超一边进行抖音直播,一边将食材装进发往全国各地的快递箱里,“今天成交了1744单,其中白芋干成交1598单,成交金额44628元。”

  “种地不是我的强项,所以我选择了销售农产品。”大学毕业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宋超,在校时就做起了淘宝电商。毕业后在杭州从事商业写字楼租赁,业余时间坚持学习短视频拍摄,对电商销售的内容建设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积累了一定的“直播+短视频”经验后,宋超回到贾汪,开始以“直播+短视频”电商模式尝试销售本地农产品。当年5月头部次卖大蒜就卖出100多吨。创业一起步,宋超就有了坚持的理由。

  2021年5月,宋超注册了徐州市极客农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将经营理念定位为“还原家乡食材的味道”,通过“直播+短视频”销售贾汪本地及周边区域的应季蔬菜。通过不断地创新、尝试,宋超的电商之路越走越顺。2021年,仅他一人的销售额就达200余万元。今年4月中旬,他将直播工作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并建起了仓储式农产品直播基地。现在正值蒜薹收获期,他干脆扯了一条200米长的网线,在蒜田里搭起了直播间。“从营销角度来说,让消费者真实看到食材的源头,能激活销量。”

  2022年,宋超的团队已发展到3个人,花6万元配置了成套的直播设备。“今年销售额达到400万元应该不成问题。”宋超对未来信心十足。

  “应季水果蔬菜,我几乎全卖。”和宋超主要销售当地应季农产品和刚起步的经营状况不同,同为31岁的小鱼山电商创始人董职伟接触电商已有7年,在天猫有12家旗舰店、抖音有20个账号,主要销售优质果蔬产品,一年销售额在3000万—4000万元。

  5月7日下午4点,董职伟设在江庄镇关口村农副产品电商产业园的多个直播间同时开播。“他们正在销售的是羊角蜜和小台芒,过段时间就会主打本地大蒜。”

  “运营是出去学的,管理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农产品运输经验是亏出来的。”董职伟一概而过自己多年的创业感悟。他退役后在一家企业工作5年后辞职,2016年种植水蜜桃开始接触电商。

  “当地应季产品容易断档,无法长期销售。目前以销售外地果蔬为主。平均一天能发货8000多单。”董职伟说,他在四川、陕西、湖南、福建、山东、湖北、山西都有自己的仓储,并雇佣当地代办负责收货、把控品质。

  “传统电商行业竞争加剧,2021年10月底,销售重心由天猫电商转到抖音直播。”谈及转型发展,董职伟直言有点慢了,但是效果依旧明显,“2021年11月到2022年1月,分别产生了三个爆品,共销售了30万件货。”

  董职伟的转型还带动了本地就业。“除设在徐州市区的2个直播间外,目前江庄的电商产业园共有6个直播间,主播、客服等20余人。忙的时候还会雇佣本地村民对货品进行打包。”董职伟表示,“正在针对本地女性招聘兼职主播,培训上岗后,她们可以自己选择直播时段,不耽误接送孩子,还能增收。”

  作为创业典型,董职伟如今已是关口村“两委”成员,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面对线上的销售热潮,农村电商配套服务也在贾汪区迅速布局。位于紫庄镇徐台村贾汪区直播商务中心的徐台电商物流园,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今年42岁的徐台村驻村书记李文刚,曾是贾汪电力公司的一名优秀员工。带着“巩固脱贫攻坚、助农奔富”的梦想,2021年他主动申请下村工作,被派驻到徐台村。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振兴,助农销售农产品是村干部的使命和责任。”谈起电商物流园建设初衷,李文刚这样说。一年来,李文刚带领徐台村“两委”成员,整合多方资源,筹集170多万元建设了徐台电商物流园一期。贾汪区电力公司和电信公司分别为徐台电商物流园的电力保障和网络畅通提供了专项帮扶。

  “要把这里打造成农谷大道两侧农副产品电商销售和线下展销基地。”李文刚说,物流园以“立足紫庄、服务全区、走向全国”的运营理念,把直播和电商有机结合起来,向农村电商入驻者提供保姆式服务,实行四免(水电气和租金)两提供(统一货摊和住宿),吸引电商企业和个体电商入驻。

  “筑巢引凤,为农产品销售开拓新渠道,也吸纳农民就业,让直播销售变成百姓们的‘新农活’。”占地60亩的徐台电商物流园,目前投入使用的一期包括室内展区、室外电商大集以及采摘区,其中室内展区1600平方米,包括16个直播间,商务中心可即时监测直播数据。“生产、销售、物流在这里形成渠道链。”李文刚说,二期将建设仓储和物流基地。目前,已吸引来自本地、安徽和山东等地的16家公司在这里注册,并开展农产品直播销售活动。

  互联网时代,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普及与推进,农村电商,带货也是带“路”。无论是单人以“直播+短视频”为销售模式年销200万元的宋超,还是从传统电商平台转型至直播平台、年销售三四千万元的董职伟,抑或是提供直播服务的李文刚,他们无疑都看到了“数商兴农”的极大潜能。他们抓住“互联网”这条主线,并在这条线上充分利用已下沉到广大农村的农业供应链体系,着力畅通农产品上行的“蕞初一公里”,让农产品对接大市场,为农产品打开更大的消费市场。

  新颖的销售方式会吸引不少消费者,希望更多的农民转变传统销售观念,跟上数字信息建设的步伐,主动学习并掌握更多新型电商社交能力,助力农产品销售,实现增收致富。

  近年来,徐州贾汪区涌现出一批农村电商“新农人”,他们通过“直播+电商”的销售模式促进当地优质农副产品“快步走出去”的同时,也打造了以贾汪为区域销售中心的全国农副产品供应链。

  近年来,徐州贾汪区涌现出一批农村电商“新农人”...

  2025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征联啦

  “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少年儿童合唱活动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举报电线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苏ICP备07000608号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20110153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徐州贾汪区江庄:小蘑菇做成大产业_基地风采_食用菌新闻_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徐州贾汪区江庄:小蘑菇做成大产业_基地风采_食用菌新闻_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甘肃灵台:总投资1.8亿元 食用菌大健康生态循环产业链项目助   浙江庆元:2023年食用菌种植量约1.28亿袋 产值6亿元   贵州大方:成功驯化栽培食药兼用菌 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新疆泽普县:羊肚菌“种”出致富新希望   贵州玉屏:总投资1.5亿元 贵福菌业食用菌产业园三期工程项目   ...

徐州:致富路上的“牛”产业“小特色”串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徐州:致富路上的“牛”产业“小特色”串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这黄皮牛蒡做出来的副食尝起来还真不一样,少了很多苦涩的口感,是咋种出来的?”11月26日上午,在2022徐州·淮海经济区品牌农产品展销会暨园林园艺展(以下简称“农展会”)第30号展位上,市民孙女士拿起一根黄皮牛蒡细细端详,她十分好奇,这个品种的牛蒡她从未品尝过。   60多岁的牛蒡专家胡传银摩挲着展位上的黄皮牛蒡,耐心地向观展者讲述着属于他的“故事”,“这是沛县...

贾汪新农人创业故事调查:“直播+电商”一根数据线

贾汪新农人创业故事调查:“直播+电商”一根数据线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贾汪区农业农村局的蕞新数据显示,   2021年度贾汪区共有165家涉农网络营销主体,销售主要包括农产品、农资、农村旅游点门票三大类,网络销售额达3.54亿元。   近年来,贾汪区涌现出一批农村电商“新农人”,他们通过“直播+电...

江庄农副产品电商产业园

江庄农副产品电商产业园

  江庄农副产品电商产业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江庄镇,面积约3.58亩。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园区资料更新/展现形式升级请联系:   升级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