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安徽省这些县市被赋予重任融入新能源汽车强省建设大局

admin5个月前 (11-25)徐州产业信息57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当“县域”遇上“汽车”,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近日,安徽省汽车办、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等六部们联合印发的《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以安徽省30多个县市做“实验”,寻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答案,书写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的答卷。

  ——头部个吃螃蟹的省份,底气何来?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兴,国家强。据统计,我国1800余个县和县级市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0%和经济总量的40%,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县域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一直都是各大省份非常关心的问题和重点攻关的课题。

  “一县一业”普遍被认为是打开强县富民这把锁的钥匙,但省里发文,促进县里整齐划一地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既要有不走寻常路的勇气,也要有成竹在胸的底气。

  从县域经济看,根据《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2023年安徽县域经济总量为2.22万亿元,GDP占全省的47.1%,“顶起了半边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除“千亿县”——肥西县外,长丰县、肥东县也常年上榜全国“百强县”。

  从汽车产业看,在省会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八大产业叫响全国,2021年1月,合肥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把“芯屏器合”调整为“芯屏汽合”,明确了建设“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目标。在省域副中心芜湖,汽车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2000多家,实现营收3000多亿元,汽车产量约占安徽“半壁江山”,并定下了“2027年汽车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的发展目标,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自主品牌集聚区。“合肥都市圈”成员——六安市,抢抓合肥市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契机,聚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南京都市圈”成员宣城市,抢抓长三角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机遇,强力打造长三角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

  合肥、芜湖“双子星”的雄心,六安、宣城“两兄弟”的信心,以及奇瑞、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等7家整车企业的齐心,让安徽坚定了决心。

  2023年成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蓄势之年:6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召开了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7月,安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将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在全国率先启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可以说是“汽”势如虹。

  2024年成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上台阶之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达到116.14万辆,同比增长44.8%,跃升至全国第三位。根据安徽省数据,上半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62.1万辆,同比增长81.4%,占全国比重的12.6%,居全国第2位。近五年,安徽汽车产业一路“打怪升级”,从2019年的第14位(77.6万辆)、2020年的第10位(90.7万辆)、2021年的第7位(150.3万辆)、2023年的第4位(208.8万辆),到今年上半年的第3位,通过不断“加速度”跑出一匹蕞大“黑马”。

  注:根据公开数据整理,作者作图

  伴随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由上半场中心城市的单打独斗进入到下半场都市圈的报团取暖。从2021年到2023年,国家先后批复了14个国家级都市圈,在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带动周边市县的共同发展。

  注: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作者作图

  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将“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列为六大重点工作之一;2024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作为四大行动之一,提出“以皖北等城镇化潜力较大的集中片区为重点,构建产业梯度布局、人口就近就业、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并将“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作为首要任务。

  县域是现代化都市圈的重要节点,汽车具有产业分工协作的天然基因,因此安徽省希望探索出一条“市县协作”、“整零协同”的协调发展路劲。

  从都市圈的角度看,在安徽省四大汽车产业重镇中,合肥、六安是合肥都市圈成员,芜湖、宣城是南京都市圈成员,一个是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强省崛起的脊梁,一个是深入参与长三角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桥头堡。《方案》特别提到“支持宿州、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推动萧县、灵璧县、泗县、濉溪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与徐州工程机械、新能源两大千亿产业集群融合发展”,从新能源汽车扩充到新能源车辆,从汽车制造扩展到汽车后市场,在全区域“布局”,在全链条“下棋”,可谓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从汽车产业的角度看,2023年,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企业总营收约占全省汽车全产业链总营收的48%,打破了我国很多汽车大市“整车强、零部件弱”的魔咒,而县域“功不可没”。如广州市人大代表林泰松曾提到,2022年广东省汽车产业整零比为1:0.78,其中广州仅1:0.35,主要原因就是“关键零部件需要长三角供应”。

  大城市、中心城区拥有人才、资源、政策等优势,更容易受到整车企业的青睐。而广阔的县镇地区,凭借着土地、成本、承载力等优势,更适合零部件企业落户。这样,大城市与小县域之间就有了整零协同、分工协作的基础,通过“串点成链、聚链建群”,可以进一步打开“整零比”的优化空间,因此安徽省提出“到2025年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要超过70%;力争到2027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地配套率”的发展目标。

  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潜力是共识,但如何发展却是“各有各的道”。《方案》提出了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三型”模式:整车带动型、群主引领型、培育发展型,分别针对7家整车企业所在或毗邻县域、整车核心供应商所在县域、皖北等汽车产业基础薄弱的县域,提及了32个县市。

  在产业规模上,《方案》实施“54321”工程,到2027年,争取1个集群(无为市)突破五百亿、1个集群(肥西县)达四百亿,1个集群(宁国市)达三百亿,长丰县、肥东县等8个集群达两百亿,巢湖市、濉溪县等8个集群百亿级。

  注:引自《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

  安徽省汽车产业发展的“野心”很大。《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安徽汽车产业产值超10000亿元,安徽省内企业汽车生产规模超过300万辆。本次出台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3500亿元左右;到2027年,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左右。

  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给了安徽底气。2024年4月,安徽省发改委印发的《关于2023年度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评估得分靠前和进步较快名单的公示》,在得分靠前的9个“机械制造类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中,长丰县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泗县汽车零部件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广德市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等3地上榜。

  2024年7月12日,安徽省委机关报——安徽日报报道组发文《合肥之外再无“大城市”,安徽怎么破?》,直指安徽缺少大城市的“发展之痛”,并提出了“安徽怎么破”的问题,引发一波热议,带动一波安徽“保卫战”。在文章中,作者点出了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并说道“城市的发展,终究是要为人提供一方有活力的发展舞台、一种有魅力的生活场景、一处有情绪价值的港湾和家园。”

  正如我在前文说的,中国城镇化正进入下半场。“大”或许是城镇化上半场城市发展的蕞重要目标,但下半场城市追求的则是“美、特、新、活”等多元目标,实现大城市与周边市县的协调、协同、协作也是重要目标之一。当前,我国已经开启了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方案》则以“县域”这个小切口,“汽车零部件”这个新质产业,探索出协调式发展的路子,为“省报之问”找到又一条解决方案。

  放眼全国,“猛虎”型城市已有很多,根据《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全国共有超大城市10座(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9座(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但“群狼型”县域却凤毛麟角,虽然江苏、浙江等临近省份的县域经济很发达,霸榜“中国百强县”,但都是“个体英雄”,所属大城市甚至无力“管控”,安徽的县域则是一股“清流”,在汽车产业分工协作中,找到了城市的“港湾”。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县域是“基层”、是“边缘”,但肩负着促进本地人口就近就业、为中心城市供给劳动力的两份使命,承载着促进本县经济发展壮大、为中心城市产业提供齐全配套的双重功能,在区域经济版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安徽总是那个“闷头干大事”的省份,也总能想到“出其不意”的点子,跑出了合肥这匹城市黑马,培育了新能源汽车这个新质赛道,如今又在谋划“小县域,大产业”,寻找县域经济壮大、区域协调发展的破局之道。

  注:本文首发于《环球零碳》,略有改动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千亩汽车产业园明年建成!金彭将布局纯电动汽车全产业链!

千亩汽车产业园明年建成!金彭将布局纯电动汽车全产业链!

  月前,金彭新能源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经理朱尧在南京展展会现场表示,徐州工业园区正在建设的1000亩的汽车产业园,未来将打造成整套产业园区,从整车制造到零配件以及三电系统(电机电控锂电池)都由金彭投资建造,甚至以后整车的零配件,比如座椅、内饰件都由金彭独立投资开发。而这个产业园区为是为高速车做准备,预计明年7月份建成,年产30万辆。   由此...

江苏蕞大新能源汽车基地金彭在徐州正式竣工投产

江苏蕞大新能源汽车基地金彭在徐州正式竣工投产

  [摘要]10月8日徐州讯8日上午,投资2亿元、年产能10万辆的金彭新能源汽车基地在徐州正式竣工投产。   年产10万辆的金彭生产线万辆的金彭新能源汽车基地在徐州正式竣工投产。据了解,这是目前江苏省蕞大的低速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填补了江苏省10万辆级低速新能源汽车基地的空白。   江苏自行车电动车协会理事长陆...

金彭之路金彭电动车

金彭之路金彭电动车

  智能新能源电动车制造枣庄基地奠基   金彭首台高速乘用车凌宝BOX下线   金彭完全按照高速汽车标准建设金海科技园   金彭开启大品牌“战略”以行业前所未有的力度在CCTV及卫视投放电视广告   金彭开始全国布局,先后在江苏河北、河南、四川、湖北、天津无锡等地区建设了11个生产基地   金彭率...

金彭集团:开足马力赶订单技术创新销量增

金彭集团:开足马力赶订单技术创新销量增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新春时节,江苏金彭集团各个生产平台,开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去年以来,金彭集团紧盯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优化产品质量,以技术创新突破赢得更大市场。目前,企业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每月订单满满,春节期间,金彭电动三轮车终端销量同比增长30%。   在金彭集团5G智能工厂,结构车间、涂装车间、整车装备三个车间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个生...

吉途电动车2025年春季财富峰会:开启电动三轮车新纪元

吉途电动车2025年春季财富峰会:开启电动三轮车新纪元

  2025年3月4日,吉途电动车在金彭汽车产业园成功举办了2025年春季财富峰会暨新品推介会,首战东部战区专场的顺利举行为一年战略布局开了个好头。此次盛会以“聚势乘风,同心远征”为主题,围绕电动三轮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为行业领军者,吉途通过新品发布和战略合作签约,充分展示了其在产品制造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独特优势。金彭集团首席运营官郑立荣和吉途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