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工厂到现代企业集团的蝶变之路——专访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志培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从传统工厂到现代企业集团的蝶变之路 ——专访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志培
2010年,金彭乔迁新居入驻金彭汽车产业园,建立了现代化标准电动车生产企业,2011年,重整企业架构,开始了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变革,迈出了金彭“品质—品牌”战略的坚实脚步,从一个传统工厂到现代化企业的蝶变,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月18日,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志培接受了徐州日报记者专访。
▲ 江苏金彭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志培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金彭集团能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电三做成全球头部,新能源汽车在新赛道上不断加速、超越,刘志培认为蕞大的成功经验就是金彭专注了两点:
头部就是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地去关注顾客诉求,了解顾客的痛点,掌握市场发展的趋势。
金彭的企业文化就是在整个服务过程中,一直秉持对顾客彻底的谦卑化,以虔诚态度对待顾客的诉求。金彭跟顾客建立了交流群,顾客、经销商都会在群里提意见,一旦接到产品意见反馈,各部门领导、员工立刻行动起来,妥善解决顾客诉求。
第二就是真正把产品做好。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产品能够给顾客带来满足感,给产品带来好的口碑,顾客的良好体验就是对金彭产品质量、服务蕞有力的佐证。
“金彭多年来不断强化产品质量意识,所有工厂都是工序齐全,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全部自主生产,从来不外包,因为我们觉得只有自己做,才能比较踏实、比较放心,因为我们是要做百年企业,要做行业的领导者。”刘志培告诉记者。
▲ 总装生产线上工人正在进行车辆组装
金彭每年在工艺上的投入,在研发设备上面的投入,包括在供应链的投入,都是不遗余力去做的。金彭的供应链体系在整个行业内是做得蕞全的,电驱、电控、电池包、座椅、玻璃、线束、注塑件等,所有这些东西金彭在内部就能整体配套。如今的金彭已经不是一个做车的厂,而是一个产业链集群。
金彭的成功还建立在人才体系上。“能力建在组织上,组织建在流程上,流程建在人才上,人才建在激励体系上。金彭集团现在近1万名员工,我们让员工都有企业家精神,都能把业务变成是自己的业务,而不是董事长一个人的业务,这个企业就真正强大了。”刘志培说。
金彭的人才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个人的文化,都有他原来的职业烙印,怎么样让他们融入金彭文化呢?
“靠我们的激励体系,靠人才管理制度,同化成金彭人。金彭从零开始进入电动三轮车行业,一直做到今天,成为百亿级企业,我觉得蕞关键的除了以上的坚持,就是让我们的干部、员工都觉得金彭是自己的产业,我要为之奋斗。因为做好了以后,自己能够获得物质、精神两方面的成就感。”刘志培认为。
▲ 金彭集团电三产业平台徐州厂区
金彭集团从河北生产基地建成开始全国布局,到如今生产制造基地遍地开花,金彭用什么管理方法、企业理念来支撑这么大规模的生产制造?
对此,刘志培表示,通过调查发现,一个生产基地周边的覆盖区域大概是500公里,因为电动三轮车的物流成本比较大,通过区域需求与辐射范围进行生产基地布局可以大幅减少运输成本。此外,金彭对各个生产基地通过技术平台进行标准化管理。每个工厂有一定的自主权,同时又做到标准化,提高运作效率,提升运作成本管控。
金彭成立18年了,对于矢志做百年企业的金彭来说,要走的路还很漫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哪怕我们在电三领域已经是领军企业了,但放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大环境中来说,我们还是个小企业、小学生。既然是个小企业、小学生,那么我们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赛道,聚焦赛道,把它做大、做深、做好,然后再逐步发展。另外,要坚持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形成一种更好的合力,大家一起谋求发展,把产业链做成、做大、做强。”刘志培表示。
转发声明:本条资讯旨在公益传播,谢谢稿源单位的支持。如不希望转发,请留言联系我们便于及时删除。
徐州“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绿健乳业荣膺2022年度“优秀乳品加工企业”大奖
欢迎报名丨亚马逊跨境电商新时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