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示范睢宁凭实力上榜!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全国示范,睢宁凭实力上榜!
《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头部批)》睢宁入选该名单!
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头部批)
睢宁县位于江苏省农产品主产区,是苏北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57.98万亩,乡村人口102.14万人。
睢宁县是全国粮食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江苏省级第二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
2020年,睢宁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84.77亿元,在全省位居前列。其中,农业产值107.37亿元,占58.11%;林业产值3.92亿元,占2.12%;牧业产值54.95亿元,占29.74%;渔业产值8.87亿元,占4.8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服务业产值9.67亿元,占5.23%。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5%,三大粮食作物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
稳产保供能力突出。睢宁县是苏北农业大县,是全国产粮大县、粮食生产先进县和生猪调出大县,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突出。
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开展旱改水、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粮田建设,大面积推广良种良法。
2020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9.5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比全省领先,三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96.8%,全年粮食总产超93.8万吨,实现十七连丰。
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以粮食产业为基础,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轮作、间作、共作,推进农牧结合。
构建起“4+4+2”农业产业体系,即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精品果业、生态养殖“4个主导产业”,西甜瓜、蚕桑、中草药、小花生“4个特色产业”,稻渔共作、花卉苗木“2个培育产业”,打造“一带两核六区多园”的农业空间布局,形成优质稻麦、绿色蔬菜、生态畜禽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格局。
生产全程基本实现机械化。睢宁县是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和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
全县拥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356个,承担的农机化作业面积占全县农机化作业总面积的70%以上。
智慧农业创新发展。睢宁县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完善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已形成以佳盛源农业公司为龙头带动、各镇积极开展应用试点的建设格局,新建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点16处,2020年全县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占比达28%。
引入“互联网+农机作业”监测模式,全县智能监测深松整地面积达到40万亩。
高标准农田实现高覆盖率。截至目前,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128.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约81.14%。在梁集镇、沙集镇、李集镇、高作镇组织实施“整镇推进”试点,积极推进农田退水处理和耕地质量提升监测点建设,基本实现全镇耕地达到高标准农田标准。
农村电子商务走在全国前列。睢宁县是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位列《小康》杂志“2020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第十一名。
淘宝村总数达129个,在全省位列第1位、在全国位列第4位,是全国头部个实现所有乡镇均有淘宝村的县份。
农产品加工业形成集群发展。睢宁县围绕优质粮食产业,集聚了一批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建设占地面积7000亩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形成了加工集群化发展格局。
全县以大型上市企业为龙头,依托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17个万吨冷库,涵盖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冷链物流、初加工、精深加工、饲料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品牌营销、现代交易等产业链各环节,形成以“机械化生产+工厂化加工+品牌化打造+平台化销售”为主要特点的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产业链龙头强劲、装备先进、关联度高、竞争力强。
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睢宁县以稻麦产业为核心,辐射健康养殖、特色果蔬等产业,进一步关联发展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和休闲旅游等产业,产加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1184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为全国典范。睢宁县是“农田托管”模式的发源地,先后被农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专题报道。
近年来在农田托管的基础上,睢宁创新构建了“1个县农业公司、18个镇农业公司、400个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和1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已累计培训1.7万人)”的“11841”四级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取得了“产业链延伸、服务链夯实、收入链拓宽、生态链提升”的初步成效。
《“11841”生产经营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经典案例”,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在全市推广。
农村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发展壮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出台支持农村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开展镇村两级“家门口就业”工程、帮扶“农村零就业家庭”行动,引导各镇(街道)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建设1-2个具有一定特色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积极开展“三乡工程”示范创建活动,强化人才下乡服务,培育能人返乡队伍,扩宽资本兴乡渠道,构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融合推动的“三乡工程”实施机制,
截至目前,全县共实施“三乡工程”项目130个,其中人才下乡项目17个、能人返乡项目25个,资本兴乡项目88个,总投资120多亿元,涉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项目等。
创建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睢宁县是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与省农科院合作成立循环农业产业研究院,发展稻虾共养示范区,2020年主要农作物氮肥利用率达到4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2%以上;“十三五”期间,每年使用有机肥(农家肥)约30万吨,化肥施用量比2015年减7.5%。减药措施有力,实现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率达98%,绿色防控覆盖率超过50%,绿色环保农药使用面积占比90.12%,培育专业化防治队伍120支,全国星级服务组织2个,日作业能力22万亩,获评“全国首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县”。建设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睢宁县是头部批列入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已建成秸秆存储厂房7.5万平方米,拥有52台套大型秸秆田间打捆设备,48家1万吨以上秸秆收储利用企业,2300多台秸秆粉碎、还田机具,形成了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秸秆离田收储、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完全闭环。
近年来,全县小麦、水稻、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稳定在130万亩,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占比达到57.61%,还田秸秆量约66.83万吨。秸秆离田面积占比达到35%,秸秆多种形式综合利用量约44.53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
打造金字“沼”牌生态循环农业。实施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围绕粪污资源化利用,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绿色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2020年,在全县18个镇(街道)新建37个沼气站,新增沼气厌氧发酵装置容积4.91万立方米。年消纳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公厕户厕粪污、农村易腐垃圾约97万吨,年产沼气2651万立方米,年产沼渣10.2万吨,沼液84万吨,沼渣沼液可满足20万亩有机种植。
新建4个粪便有机肥厂和13个垃圾处理中心,年产粪便商品有机肥26万吨。立足县镇农业公司建立粪污集中收运体系,实现畜禽粪污统一收集,集中处理。2020年,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突出运营市场化。采取“县镇农业公司+资质企业”合作方式,提高循环产业链市场效益。《“沼气”蓬勃循环模式,打造金字“沼”牌生态农业》入选“2020全国绿色农业十佳发展范例”,被中组部纳入“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在全国推广。
不盲目乐观不麻痹松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睢宁设置29个“绿码”和2个“黄码”人员核酸采样点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