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徐州模式江苏打造“中国安全谷”
2019中国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博览会前不久在徐州召开
在前不久徐州召开的2019中国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博览会上(以下简称应急博览会),当记者一步入场外展区,一架架笔直高耸的云梯便映入眼帘,它们是徐工集团带到展会上的四款行业领先的多功能登高平台消防车;而徐州八达重工有限公司的功勋产品、曾参与过雅安地震救援的“麻辣小龙虾救援机器人”,一亮相也吸引了大量眼球。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和这两家一样涉及安全及应急产业的徐州企业已达300余家,今年徐州市的安全产业产值可达500亿元。前来参加应急博览会开幕式的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表示,江苏省正在全省推广徐州模式,在安全产业领域打造江苏品牌、树立江苏高地,为全国安全产业发展提供江苏样本、贡献江苏智慧,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安全谷”。
工信部、应急部、江苏省政府召开的部省合作推进安全产业发展联席会前不久在徐州召开
徐州市的安全及应急产业为什么能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一是战略机遇多重叠加,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徐州安全及应急产业已被列入江苏省“十三五”重大产业发展支撑载体、江苏省重点特色战略产业集群,江苏省政府专门出台政策予以扶持。徐州市还制定出台《支持促进安全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意见》,把发展安全及应急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工作进行贯彻部署,组织编写了8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推动30多家企业、近百个产品纳入国家部委推广应用目录。不断叠加放大的利好政策,促进了越来越多安全装备与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也为徐州安全及应急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创造了宝贵机遇。
二是产业体系健全完备,发展优势得天独厚。徐州是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等产业基础扎实、实力雄厚,对安全及应急产业发展具有较强聚合带动作用。徐州安全及应急产业现已涵盖矿山、消防、危化品、公共、居家安全五大领域,形成了以徐工集团等领军企业为龙头,五洋科技、云意电气、辰安科技等上市企业为支撑,新奥能源、安华新材料等特色企业为补充的安全产业体系,呈现出企业集群、要素集中、创新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是平台载体日益优化,功能配套支撑有力。徐州建设了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国家级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建成安全产业科技研发中心、产品交易中心、大数据服务中心和装备生产基地“三中心一基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顶尖团队入驻,能够提供技术研发、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产品生产的全链条服务,为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四是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投资兴业后顾无忧。作为安全及应急产业发展先行城市,近年来徐州先后出台了产业培育、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设立了总额50亿元的投资基金,专项用于支持安全产业发展。今年又组织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创新构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坚持不懈推动“六大环境”建设,全力打造“审批事项蕞少、办事效率蕞高、运营成本蕞低、政府服务蕞优、创新创业活力蕞强”的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江苏省政府通过推广徐州发展安全及应急产业的经验与模式,促进了江苏全省安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实现利税超过250亿元。今年以来,在工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江苏省安全产业仍然保持了8%左右的增速。除了徐州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外,南京江北新区、常州溧阳、南通如东等地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安全产业集群。
被誉为“麻辣小龙虾”的救援机器人,也由徐州企业生产
2018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工信部、原国家安监总局共同签署《关于推进安全产业加快发展的共建合作协议》,围绕安全产业发展,三方定期会商、合力推动;2018年11月底,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加快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江苏省安全产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和发展重点。谈及江苏省安全及应急产业今后的发展,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表示,政府部门将着力营造有利于安全产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持续推动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将江苏加快建设成为全国安全科技创新先导区。具体步骤是:
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继续大力支持“中国安全谷”建设,支持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安全产业集聚区,形成区域性安全产业链,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安全装备制造集群。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江苏科教人才优势,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需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安全技术与装备科研为重点方向,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灾害防治、预测预警、监测监控、应急救援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加快安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加大示范应用力度。积极打造安全及应急产业示范工程,在矿山、危化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等安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装备和科技平台服务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进高危行业领域开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加大先进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示范推广力度,以点带面培育市场需求,壮大产业规模。
大力培育骨干企业。支持骨干企业突破核心技术、研发关键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做大做强一批示范企业、标杆企业、品牌企业,推动安全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聚化发展。
工信部总经济师王新哲在工信部、应急部、江苏省政府召开的部省合作推进安全产业发展联席会议上指出,江苏省在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积累了宝贵经验。工信部将从加强创新引领,优化发展环境,深化产融合作,加强政策扶持等方面,对江苏省安全产业发展加大支持力度。他希望江苏省突出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机制创新,为中国安全产业发展提供江苏模式、徐州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