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从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看中国应急产业集群式发展

admin2个月前 (03-12)徐州产业信息65

  近年来,中国应急产业借助专业化展会平台,充分展现了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与创新活力。在组织筹备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的过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应急产业正从分散布局加速向区域化、集群化发展转型,参展企业分布区域与产业集群式发展紧密相关。

  一、产业集群:从 “单点突破” 迈向 “链式聚合”

  中国应急产业已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随州、十堰等特色区域为补充的集群网络。从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的参展企业分布来看,这些产业集群区域的企业占比较高。

  徐州高新区携成员企业在2024中国应急展上展示新产品

  以徐州为例,“中国安全谷” 汇聚了 800 余家应急企业,2022年产值就突破了800 亿元,构建起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获批 58 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在政府服务企业的原则指导下,“中国安全谷” 带领徐州企业积极参展,在展会上全方位展示其在应急救援装备等领域的卓越成果。徐工集团作为行业巨头,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在展会上展示了一系列大型、高性能的应急救援装备,如智能化的大型消防车、具备复杂地形作业能力的工程抢险车等,充分彰显了其在应急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军地位。凌天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则专注于应急救援的细分领域,以创新性产品吸引了众多关注。这些企业与 “中国安全谷” 在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上合力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从不同层面展示了徐州应急产业的雄厚实力与多元化发展格局。

  随州高新区携成员企业在2024中国应急展上展示新产品

  随州应急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应急产业园区已集聚了 300 多家企业,仅2024年1-8月,随州市安全应急产业产值就达到311.5亿元。随州在应急专用车制造方面特色鲜明,产品涵盖消防救援车、医疗救护车、应急通信车等多个品类。程力专汽被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确定为“全省特种车辆应急动员保障中心”。博利专汽生产的高空系留无人机消防车为全国首台,蕞大载荷为200公斤、有效作业高度为150米,可持续10小时不间断灭火作业。众多随州企业随随州市政府一同参展,在展会上充分展示其先进的应急专用车产品和精湛技术。这些产品凭借其高性能和创新性,在展会上赢得了众多参观者的青睐。

  十堰以东风越野车为代表的应急产业实力不容小觑。东风越野车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在应急救援车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生产的应急越野车辆具备卓越的越野性能、可靠的质量和强大的适应性,能够在各种复杂恶劣的环境下执行应急救援任务。2024 年展会刚结束,十堰市应急产业相关负责人就与我们取得联系,对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表达了高度认可,并主动提出十堰以应急产业区形式集中参展的意愿,这充分体现了十堰应急产业对借助展会平台实现集群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坚定信心。

  这些区域的企业借助展会平台,积极开展相互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集群内部的紧密联系,推动产业从 “单点突破” 向 “链式聚合” 迈进。通过 “龙头企业 + 中小企业 + 科研机构” 的协同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技术共享与产能协同。

  二、展会赋能:加速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

  近两年,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聚焦 “科技兴安、智慧应急”,吸引了华为、国家电网等 200 余家展商参展。参展企业分布区域广泛,不同区域的企业带来了各自的优势技术与特色产品。参展企业虽然来自不同产业集群区域,但能够通过展会平台实现区域间技术互补与市场联动。众多企业通过展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三、创新驱动:科技与政策的双重有力支撑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研发与政策引导的双轮驱动。从参展企业分布区域能够看出,科技资源丰富的区域,如徐州依托 100 余家国家级实验室与工程中心,成为江苏省应急装备技术策源地,大量相关企业参展并展示创新成果。而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区域,企业发展也呈现出良好态势。以成都为例,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资金补贴、税收优惠、场地支持等。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成都的应急产业发展迅速。

  四、全球视野:从本土深耕到国际协作

  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是应急管理部推动创建 “一带一路” 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举措。展会通过举办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应急管理技术装备供需对接活动和海外卖家配对会,为参展企业搭建了拓展国际市场的广阔平台。参展企业积极借助这一平台,拓展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徐工集团在2024中国应急展上展示新产品

  徐州 “中国安全谷” 以提升国际影响力为目标,积极推动国产应急装备走向全球,形成了 “展会 + 出口” 的良性双向循环。徐工集团的应急救援装备已出口到多个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灾害救援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区域参展企业在国际协作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中国应急产业迈向世界舞台。

  中国应急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是区域经济差异化竞争与国家战略、市场需求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参展企业分布区域与产业集群紧密相连,通过展会平台的有效联动、技术生态的精心构建以及政策的精准扶持,中国正从 “应急产品制造大国” 稳步迈向 “全球应急解决方案输出中心”。未来,随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协同不断深化,以及 “新质赋能 智慧应急” 等新赛道的开拓,中国应急产业集群将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为全球应急治理贡献独具特色的 “中国模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安全谷:一谷双站产业地标

中国安全谷:一谷双站产业地标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国安全谷:一谷双站,产业地标   这也标志着3号线一期工程首个盾构区间:铜山新区站—湘江西路站区间顺利实现双线贯通!   铜山新区站—湘江西路站区间左线m,采用盾构+明挖法施工,其中明挖段长约186.9m,盾构段长约3...

江苏徐州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调查:这个产业集群做大靠什么

江苏徐州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调查:这个产业集群做大靠什么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目标之一。地处苏北地区的徐州,在10多年间迅速发展成为安全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的高地,入选了全国首批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擦亮了“中国安全谷”金字招牌。   徐州安全应急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多年积累沉淀的产业基础实力,更离不开依托创新理念和超前视野...

科技引领加速人才培育助力徐州打造“中国安全谷”

科技引领加速人才培育助力徐州打造“中国安全谷”

  中国网讯 (记者 吴婧) 科技创新是地方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也为安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徐州深耕安全应急产业十余年,同时叠加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双重需求,因此,对安全应急产业的科技创新,尤为期冀,而“优秀人才”无疑是支撑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   11月25日,2022中国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博览会在徐州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发布了教育部、应急管理部、江...

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记者从26日在台州举办的202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获悉,北京上奇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发布《民营经济驱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研究暨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报告,其中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位列河南头部。   据了解,报告以全国2000多个产业集群为对象,在主导产业为制造业及其细分领域,集群产值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集...

江苏徐州:紧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持续擦亮“中国安全谷”金字招牌

江苏徐州:紧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持续擦亮“中国安全谷”金字招牌

  日前,以“汇聚产业力量、赋能安全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博览会在江苏徐州淮海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从头部届到第三届,连续在徐州举办,三届安博会的持续赋能,不仅给徐州安全应急产业带来了前沿理念,带来了创新成果,也带来了携手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安博会的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引领全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旗帜和标杆,也推动徐州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中国安全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