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科技引领加速人才培育助力徐州打造“中国安全谷”

admin8个月前 (09-24)徐州产业信息21

  中国网讯 (记者 吴婧) 科技创新是地方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也为安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徐州深耕安全应急产业十余年,同时叠加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双重需求,因此,对安全应急产业的科技创新,尤为期冀,而“优秀人才”无疑是支撑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

  11月25日,2022中国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博览会在徐州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发布了教育部、应急管理部、江苏省人民政府部省共建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协议,两部一省将重点支持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等应急管理相关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加强应急管理学科群建设,促进安全应急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人才培养。为徐州安全应急产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徐州高新区是全国安全应急产业先行区和引领区,围绕“打造有国际影响力‘中国安全谷’”,徐州高新区已经集聚各类安全应急产业企业500余家,安全应急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是安全应急产业“徐州模式”的培育者。徐州安全应急产业的发轫,起步于教授团队的创新创业。2005年中国矿业大学的四位教授把矿山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这在徐州安全应急产业发展伊始,就注入了科创的“基因”。而坐拥中国矿业大学的优势,更令徐州在安全科学研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联合签署《关于推进安全产业加快发展的共建合作协议》(以下简称“部省共建协议”)的视频在开幕式上公开播放。这份协议开启了徐州安全应急产业在2018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国家安监总局联合签署促进安全产业发展共建合作协议后的第二轮部省共建。本轮共建聚焦科技创新,支持江苏省围绕安全应急重点领域建设创新平台,率先实施安全应急产业重大项目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培育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江苏省将深化部省共建合作协议,加快建设成为全国安全科技先导区。”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在开幕式上表示,江苏省将以更大力度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融合技术发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示范推广应用。

  徐州引入江苏省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徐州安全应急装备研究所。据了解,江苏省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是由徐州高新区安全应急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承担单位,徐州高新区、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子和徐工集团共同创建。该中心的成立,打通了江苏省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链、成果链、资金链、产业链、供应链,标志着将安全应急装备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发展、金融支持、龙头企业打造有机联系在一起,为涉及安全应急领域科技研发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广大的生产制造型企业搭建了一个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的区域性安全应急产业科创平台。

  徐州市副市长、铜山区委书记、徐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龚维芳

  徐州市副市长、铜山区委书记、徐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龚维芳表示,支持安全应急相关学科的建设,对于徐州在安全应急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汇聚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安全应急新技术、新装备应用,推动全国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徐州市一直在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举办中国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博览会,为中国安全应急产业搭建了一个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公共平台,能够实现需求信息准确传递、新产品及时应用、供需双方有效对接,有力促进应急管理科技创新、装备研发、推广应用以及产业创新发展。

  在为期三天的2022中国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博览会上,主办方邀请了50余位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两院院士、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专家、头部企业的技术代表,召开化学品安全、智慧矿山、公共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应急管理数字化等科技论坛,就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同期还组织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产品推介会、技术交流会、公开培训课等活动,以期切实促进先进适用装备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释放科技创新潜能。

  尽管这些年来中国在应急管理科技创新、技术装备等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也需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技术领域,依然还存在没有突破的“瓶颈”,一些“卡脖子”的难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教授参加2022中国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博览会时建言,要“加快高质量的安全应急科技供给,为我国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各界能够加强科技合作,共同推动应急科技创新发展,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使其成为中国应急管理领域国内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为促进应急管理领域中外技术交流和装备推广应用发挥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力推徐州模式江苏打造“中国安全谷”

力推徐州模式江苏打造“中国安全谷”

  2019中国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博览会前不久在徐州召开   在前不久徐州召开的2019中国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博览会上(以下简称应急博览会),当记者一步入场外展区,一架架笔直高耸的云梯便映入眼帘,它们是徐工集团带到展会上的四款行业领先的多功能登高平台消防车;而徐州八达重工有限公司的功勋产品、曾参与过雅安地震救援的“麻辣小龙虾救援机器人”,一亮相也吸引了大量眼球。而据记...

江苏徐州:链主引领、集群推动擦亮“中国安全谷”金字招牌

江苏徐州:链主引领、集群推动擦亮“中国安全谷”金字招牌

  近年来,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应急体系构建,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目前年经济规模已超过万亿元,成为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的热门方向之一。经过多年培育发展,江苏徐州已成为全国安全应急产业门类蕞齐全的区域,全市安全应急产业关联企业1200多家,拥有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正全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安全谷”。   高新区分局组织开展“端午佳节“粽”....

江苏徐州:紧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持续擦亮“中国安全谷”金字招牌

江苏徐州:紧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持续擦亮“中国安全谷”金字招牌

  日前,以“汇聚产业力量、赋能安全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安全及应急技术装备博览会在江苏徐州淮海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从头部届到第三届,连续在徐州举办,三届安博会的持续赋能,不仅给徐州安全应急产业带来了前沿理念,带来了创新成果,也带来了携手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安博会的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引领全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的旗帜和标杆,也推动徐州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中国安全谷”...

从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看中国应急产业集群式发展

从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看中国应急产业集群式发展

  近年来,中国应急产业借助专业化展会平台,充分展现了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与创新活力。在组织筹备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的过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应急产业正从分散布局加速向区域化、集群化发展转型,参展企业分布区域与产业集群式发展紧密相关。   一、产业集群:从 “单点突破” 迈向 “链式聚合”   中国应急产业已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