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集聚科创资源支撑产业强市建设
5月20日,省科技厅印发《关于2021年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情况的通报》,对全省51家省级以上高新区2021年度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我市参与评价的4家省级以上高新区全部实现进位,成为全省唯一实现全部高新区进位的设区市。其中,徐州高新区位居22位,进20位;锡沂高新区位居40位,进1位;邳州高新区位居42位,进2位;鼓楼高新区(筹)位居48位,进1位。
近年来,市科技局认真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全力推进我市高新区争先进位。积极向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自2018年起,每年争取省科技厅财政资金1300万元,用于支持我市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2020年,争取徐州高新区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项目纳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暨“百城百园”行动项目,并获得15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2021年,市科技局多次向科技部火炬中心汇报徐州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情况,促成徐州高新区安全应急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纳入2021年度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2022年,又支持邳州高新区和锡沂高新区申报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目前正待省科技厅批准。
为强化高新区发展规划引领,市科技局指导各高新区在总结“十三五”发展成效和剖析指标短板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五年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将集产城融合、产金融合、产学研融合于一体的发展思路纳入高新区“十四五”规划。
为统筹推进高新区日常发展和年度考核工作,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工作要求,市科技局在统筹推进高新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同时,研究制定《关于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省高新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组织相关处室(单位),重点对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研发机构建设等方面开展业务指导。深度参与各高新区科技招商活动,促成长城汽车(邳州)核心零部件基地项目、京瓷石墨烯动力锂电池、上海电气医疗器械等项目落户各高新区,并纳入市级重大产业项目。
徐州高新区锚定“国家一流高新区”建设目标,大力建设“一区一廊一院一室两谷”创新核心区,推进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建成了以“科产城共融”科创高地为目标的徐州科技创新谷;汇聚顶级科技人才,建设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形成了高端“科创地标”,打造优势明显、令人信服的区域技术创新中心;以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为中心,集聚安全产业创新资源,建设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壮大“中国安全谷”,产业特色更鲜明、创新驱动更有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进步,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
锡沂高新区进一步强化“新材料产业”战略发展定位,努力拉长加粗产业与创新链条,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标识“亮度”。上市公司华信新材连续9年获得全国磁卡基材领域蕞高奖项“金蚂蚁奖”,拥有高质量专利12件,成为引领行业发展“小巨人”。
邳州高新区以新春兴(国内蕞大废旧铅酸电池综合利用企业)和金发为“链主”企业,集聚西恩迪、小洋电源、邱健等高端电池生产企业;集聚禧天龙、特固、大晶、俄邦等数十家高分子材料应用企业,为打造300亿级产业集群奠定基础。
鼓楼高新区(筹)围绕都市工业建设将台子河片区、李沃西片区、***碱集团周边片区调整为都市工业园区,共调出都市工业用地2129亩,用于发展半导体设备和先进封测、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智慧医疗器械三大主导产业,已初步实现数城产业集聚。
还没纳入年度综合评价的贾汪高新区(筹),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锚定以高端装备及工程机械为代表的特色战略产业,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高端服务经济三大新经济产业为支撑的“1+3”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努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具有显示度的高端装备及工程机械产业创新中心。
版权声明: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徐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承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0021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009344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0014号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常年法律顾问单位:江苏典锐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徐州报业网络传播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