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徐州“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admin7个月前 (09-24)徐州产业信息10

  8月27日, 在市政府召开的“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第二专题“创新徐州”新闻发布会上,市科技局对《“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发布和解读。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将坚持创新在徐州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统领,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着力筑牢创新发展基础,着力培育创新发展高地,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着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着力提升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全面提升区域创新发展综合实力,为建设“五个徐州”提供强劲支撑,将徐州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示范标杆。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方能取得蕞佳发展成效。市科技部门一方面总结了“十三五”以来我市在科技工作上取得的显著成绩,盘点了自身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分析了我市在“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发展形势以及目前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客观审视所面临形势。同时,提出了科技创新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市场主导原则、开放创新原则、区域协调原则、融合发展原则。

  基于蕞新形势和发展实际,我市找准战略定位,研究提出了“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成为示范标杆,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到2035年,全面建立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创新资源开发利用体制机制,在若干重要技术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创业创新生态体系更加完备,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上游水平,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影响力进一步彰显,建成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典范城市。

  该定位既坚持了产业科技创新这一重要支撑,又将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市源头创新能力,真正掌握未来竞争和发展主动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规划对“十四五”期间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实施以下八项重点任务。

  加强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夯实城市创新发展基础支撑。重点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平台,强化基础研究协同保障,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组织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强化军民融合科技创新。

  完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加快提升产业链控制力。重点培育高成长科技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促进科技招商。

  建强科技园区发展体系,打造具有竞争力创新高地。重点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创新载体建设,提升双创载体建设质量。

  构建要素市场配置体系,激活创新发展动力引擎。重点深化创新人才精准引培,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健全成果转化链条,推动科技服务业提质升级。

  建立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重点引领带动淮海经济区创新一体化,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高水平推进创新国际化。

  健全可持续发展体系,大幅提升人民生活质量。重点提出要实施生态修复与绿色开发科技支撑、社会公共事业科技创新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科技护航、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四大行动。

  优化科技创新制度体系,提高科技治理整体效能。重点推动科技管理改革创新,完善法规和政策体系,强化科技领域风险防控,构建多元参与科技治理机制。

  目标在前,如何顺利实现?规划进一步突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的统领作用,并将“以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为统领,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作为头部实现路径。

  规划提出,要实现我市科技创新“十四五”目标,需要以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为统领,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以“补短板、强弱项”为重点,筑牢创新发展基础;以“特色发展、协同发展”为导向,培育创新发展高地;以“体制机制改革、要素高效配置”为关键,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以“开放协同、共建共享”为支撑,拓展创新发展空间;以“科技为民、科技惠民”为根本,提升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

  强化指标引领和项目支撑。围绕科技投入、产出、结构、要素保障等维度,规划设置了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约达2.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30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备案数达3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00亿元等十余项主要目标。

  围绕八项重点工作任务,设置了一系列子任务及二级指标。同时,对应梳理编排了重大创新平台项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重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项目、科技人才培育项目、区域科技合作项目、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等项目清单,列出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招引指导性指标、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名单、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产出目标任务表等目标任务表,确保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进一步集聚要素资源,增强创新发展动能。

  我市还制定了相关保障措施,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加大创新投入、强化监督考核、营造社会氛围等四个方面来确保规划的实施。

  徐州打造“三大样板” 争创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江苏“双千兆”城市建设启动申报

  南通创新区5+X科创政策体系发布 32个项目集中签约

  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云平台开通

  2021年创新周结硕果 南京高新区(浦口园)强化发展引擎

  徐州加速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徐州各区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涉及主城区商业规划、轨道交通建设、学校新改(扩)建

2022年徐州各区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涉及主城区商业规划、轨道交通建设、学校新改(扩)建

  原标题:2022年徐州各区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涉及主城区商业规划、轨道交通建设、学校新改(扩)建......   布局上,老城区以德基广场重构中心商圈,东部片区以集聚成链延展和平路商业黄金轴,新城区以大龙湖彩云里等项目建设促进“遍地开花”;层次上,重点突出大龙湖国际文旅中心等地标性商业体,错位布局华侨城商业广场、爱琴海国际广场等综合型商业中心。...

“科创中国”生态园林创新基地:科技创新打造生态惠民新场景

“科创中国”生态园林创新基地:科技创新打造生态惠民新场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产学研融合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按照“科创中国”建设“求实效、植内涵、提质量、筑生态”的总体要求,面向全国组织开展认定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工作。   近日,根据《“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建设实施与管理办法(试...

“科创之芯”来了!江苏淮海科技城徐州软件园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科创之芯”来了!江苏淮海科技城徐州软件园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科创之芯”,来了!江苏淮海科技城 徐州软件园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一头连着高校和科研院所、一头连着企业和创业者。   淮海科技城,这座全市“一城一谷一院一区”科技创新四大标志性工程的龙头项目,已经规模初具。...

【科创江苏】李德群院士莅临江苏机械制造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徐州分中心指导工作

【科创江苏】李德群院士莅临江苏机械制造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徐州分中心指导工作

  2021年1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博士生导师李德群教授莅临“江苏机械制造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徐州分中心”指导工作。徐州工程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宁,徐州工程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慧,徐州市科协党组成员、主席杜海鹏,徐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宋恒,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黄传辉等陪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李德群院士莅临分中心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

中山科创园区介绍

中山科创园区介绍

  中南高科广东中山城建科创园产业园 标准厂房出售 4层 9层标准厂房出售招商 800平起   聚焦中山“工改”丨沙溪康乐村“朗肚”地块项目开拆拟建3万平方米工业厂房   三和管桩: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深圳厂房深圳工业厂房整栋写字楼酒店旧改商住用地中山佛山珠海   聚焦中山“工改”丨翠亨新区:低效厂房将“变...

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园”动力

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园”动力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毗邻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的江苏淮海科技城园区是一个披着高级钢筋混凝土外衣的“战场”,倘若我们换个角度,就会发现你我身边的园区,竟然这么美好。   有种说法,园区的状态是蕞能体现一个区域的价值所在。正如江苏淮海科技城,优秀的园区,虽经历洗礼,但在时间的打磨中,更加熠熠生辉。   位于城区东南...

全国人大代表与上海科创青年“云端”对话:坐住坐稳“冷板凳”年轻一代定能实现引领超越

全国人大代表与上海科创青年“云端”对话:坐住坐稳“冷板凳”年轻一代定能实现引领超越

  ▲本报记者和来自上海的一线科创青年在“云端”与黄勇平、顾祥林两位代表对话。   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它指向的是“从0到10”创新全过程的爬坡过坎。如果说,基础研究完成的是“从0到1”的源头突破,那么科技成果转化就要完成“从1到10”的创新驱动。这个过程,涉及基础研...

南京银行推出“政银园投”新模式助力徐州培育更多“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

南京银行推出“政银园投”新模式助力徐州培育更多“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

  南京银行推出“政银园投”新模式 助力徐州培育更多“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   发布时间:2022-07-13 11:08:3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稳经济决策部署,同时深化“政银企”合作,切实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真正纾解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南京银行推出“政银园投”新模式   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今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