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证券|布局光伏电池产业链拓普康电池将迎来产能扩张大年。
11月29日,横店东磁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宜宾市徐州区人民政府、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签订了年产20GW新型高效电池项目投资协议,拟在四川省宜宾市徐州区设立子公司,分步投资年产20GW新型高效电池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分三期实施,其中头部期和第二期将投资建设年产6GW的新型高效托普康电池。
衡东磁业表示,作为新型高效电池的代表,N型拓普康具有接触钝化特性优异、Voc高、多载流子传输能力强等优势。随着工艺成熟度和成本经济性的逐步提高,其市场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高。N型拓普康电池产能布局的增加,不仅有助于构建更好的产品梯队,也将促进公司光伏产业的降本增效,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TOPCon指的是隧道氧化物钝化接触,是2013年提出的N型硅电池技术。从技术角度来看,拓普康电池技术主要不同于传统的PERC电池技术。在电池背面制备一薄层氧化硅,然后沉积一薄层掺杂硅。它们一起形成无源接触结构,有效地减少表面复合和金属接触复合。
“今年是光伏电池技术的迭代年,也是N型电池的元年。”国际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中国光伏标准技术委员会主席宋表示,“到2030年,以TOPCon和异质结为主的N型电池技术市场份额将超过50%,而PERC电池目前的市场份额仍在80%以上,但会逐渐下降。”
北京特一阳光新能源总裁齐海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拓普康电池特别适合现有的存量光伏企业。从PERC电池升级到TOPCon是目前蕞好的升级环节和路径。拓普康电池的转换效率和发电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发电成本降低了。”
从政策上看,以拓普康为首的高效晶体硅电池也得到了大力支持。2021年11月发布的《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22年8月九部门发布的《科技支撑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中都提到了高效晶体硅电池(含拓普康电池)。此外,2022年11月发布的《2022中国光伏技术创新白皮书》详细指出,晶体硅电池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主导地位,PERC技术将是主要技术。综合考虑效率、成本、规模等方面,采用拓普康或SHJ技术的n型晶体硅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个主流光伏电池技术。钙钛矿电池等基于新材料体系和叠层电池的高效光伏电池是研究热点,产业化技术逐渐成熟后,有望带来下一步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逐步提升。
上海有色网硅基光伏事业部分析师毛婷婷认为,“目前国家支持和鼓励包括拓普康高效晶体硅电池在内的新型电池技术发展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推动了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
“根据上海有色网和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的数据,2022年拓普康电池产能快速扩张。目前已投产49.4GW,在建产能60.5GW预计年底拓普康电池产能将达到77.4GW。”中原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刘智表示:“2023年将是拓普康产能扩张的大年。预计2023年底拓普康电池产能将达到305.9GW,其中2023年新增产能将达到228.5GW。”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