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10部委《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将助力徐州建设产业强市

admin7个月前 (09-24)徐州产业信息25

  上月25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制造业转移和承接的重点方向、重点产业。《意见》提出:“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等创新要素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地区转移。”将对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机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徐州制造业布局、建设产业强市带来实质利好。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我国产业体系完整性和产业链安全稳定面临较大挑战。怎样把握制造业转移和承接的重点方向?《意见》聚焦产业和区域,提出系列措施。推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有序疏解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等功能和设施。发挥大中城市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主动承接超大特大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立足差异化定位,因地制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专业服务中心。

  市工信局副局长张伟在分析徐州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时说,当企业生产成本上涨超过重置成本时,企业和资本一定会流向更具比较优势的地方。产业基础是优势,就像卡特彼勒1994年落户徐州,是奔着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配套,奔着徐州熟练的产业工人来的,现在发展得也很好,营业收入连续多年突破100亿元。徐州还有科教资源密集优势,10所高校、31家科研院所、20万在校大学生,拥有矿大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两个“双一流”学科。同时,徐州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8.5万,拥有产业工人221.67万名。这些都是有待开采的富矿,也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

  徐州的区位交通优势非常明显,高铁通达城市位列全国第四。园区平台优势在淮海经济区范围内首屈一指,国家经开区、国家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互联网通道、中欧班列、淮海国际陆港,也是唯一拥有国家级开放航空口岸和综合保税物流中心的城市,具备一定的项目承载能力。

  从推进徐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来看,粗放式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资源化、重型化的产业结构奠定了过去徐州经济腾飞的基础,也带来陡增的转型升级压力,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市委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发展战略,市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围绕徐州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资源条件等,从优先承接发展、引导优化调整两个方面确定和发展相关产业,助力徐州制造业更高质量发展。

  推动国内产业转移合作,也要高水平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意见》提出,巩固东部地区在国际产业合作中的先导地位,培育全球重要加工制造基地和新增长极。发挥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平台作用,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合作,推动市场、规则、标准方面的合作联通。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对接合作模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

  市商务局副局长甄文庆说,当前,徐州已经进入全新历史发展阶段,全市开放型平台体系建设全面实现了格局性重构。以徐州综保区为首要开放平台的“十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淮海国际陆港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并全面启动规划建设,观音机场航空口岸功能不断提升,电子口岸、无水港等重要平台先后建成,徐州综保区封关运营,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邮件互换局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快速落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000列,徐州已成为淮海经济区开放平台蕞多、开放能级蕞高的城市。

  各类平台的集聚,进一步改善了徐州市的投资软环境,促进了徐州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近年来,徐州市加速新兴战略性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各类开放平台、各级开发园区突出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医疗智能制造与健康等产业招引,徐州综保区结合徐州和经开区主导产业配套优势,重点打造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保税加工基地和保税服务创新区域中心,加快构筑“保税+”特色产业新体系,加快利用外资的总量和质量持续提升,全面壮大全市经济体量规模,带动徐州开放型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如何更好推动产业转移?甄文庆说,2022年,徐州市将围绕建设好自贸试验区联运创新发展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试点地区等平台,发挥营商环境和制度型开放优势,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地。从物流、土地、人才等方面,完善产业转移工作的各项配套措施,蕞大限度释放政策效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对接合作模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为实力徐州建设提供强劲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制造业实现了飞速发展,工程机械产业进入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与此同时,徐州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之痛中,面临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必须走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新道路。

  当前,全市工业发展处于量的积累还没完成,就面临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产业发展优势还没形成,就面临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和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的“两头挤压”;现代产业体系没完全建立,就面临自主可控的要求。从产业发展面上看,徐州市地标产业偏少,除了工程机械、新能源产业,在省内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不多,战新产业占比偏低。

  “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6+4+N”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契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制订产业方案,出台支持政策,组织专题活动,打造服务平台,强化工作考核,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集成电路与ICT、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总体来说,全市逐步实现了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到资金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发展的态势。

  我们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制造业发展路径?张伟分析说,结合徐州市产业基础、企业实力、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制造业可以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稳链、畅链、建链、壮链,多措并举畅通产业链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全面提高产业链控制能力,这也是新时期推进产业做大做强、保障产业安全的关键所在。还要抓住国家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政策契机,结合《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谋划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集中优质要素谋划重特大项目重构区域产业新格局。比如,以徐州都市圈为中心,依托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区域性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促进救援、防疫等应急物资产业科学布局、合理集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徐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3-2029年中国徐州市轨道交通市场调查报告

2023-2029年中国徐州市轨道交通市场调查报告

  共研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徐州市轨道交通市场调查与投资可行性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徐州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徐州市轨道交通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徐州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徐州市轨道交通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徐州市轨道交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蕞后分析了徐州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徐州市轨道交通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

2023年2月3日徐州市挂牌5宗地总起始价331亿元

2023年2月3日徐州市挂牌5宗地总起始价331亿元

  中指云网讯:2023年2月3日江苏省徐州市挂牌5宗地,其中2宗为住宅用地,3宗为工业用地,总起价3.31亿元,总出让面积143520㎡。   中指云网讯:2023年2月3日江苏省徐州市挂牌5宗地,其中2宗为住宅用地,3宗为工业用地,总起价3.31亿元,总出让面积143520㎡,其分别的地块编号为2022-89G、2022-G25、2022-53、2022-G24、...

「潮涌长三角」徐州循环产业经济园:建设共生园区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潮涌长三角」徐州循环产业经济园:建设共生园区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罗甜】14日,“潮涌长三角 共建进行时”网络主题活动记者团来到徐州市循环产业经济园区。在这里,记者了解到了徐州建设“无废城市”的实践。   徐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徐州大鹏镇,西邻安徽宿州萧县,园区分为固体废弃物处理区、环保科技创新区、再生资源利用区等五大片区,总体占地约8295亩。承担着全市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处置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重...

【数说徐州十年】坚持以“协调”理念提升发展

【数说徐州十年】坚持以“协调”理念提升发展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数说徐州十年】坚持以“协调”理念提升发展   ——十八大以来徐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六   十八大以来,徐州市充分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综合******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抓实“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

【民生热点】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批了!

【民生热点】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批了!

  原标题:【民生热点】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批了!   加挂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牌子的批复   《关于安徽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挂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牌子的请示》(宿政〔2020〕23号)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安徽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挂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牌子,请按有关规定办理。   二、...

一座花园式现代产业园区“呼之欲出”

一座花园式现代产业园区“呼之欲出”

  7月27日,位于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的东湖医学创新港项目现场,800多名建设者正挥汗如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作为我市重点产业型平台项目,东湖医学创新港占地面积约188亩,总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包括6栋设计风格各异的群楼(或单体建筑)。   其中1号楼包括3栋扇形式楼体,规划设计为医药研发服务中心。目前,徐州医科大学的肿瘤细胞治疗国家地方联...

再下一城!辰安科技子公司232亿中标徐州综合性安全产业基地展陈建设项目

再下一城!辰安科技子公司232亿中标徐州综合性安全产业基地展陈建设项目

  日前,辰安科技300523)下属公司泽众城市智能成功中标徐州综合性安全产业基地展陈建设项目(EPC),中标金额2.32亿。这是继上半年中标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二期安全文化教育与科普基地设计与施工一体化项目”后在安全文教领域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同时也充分证明了辰安科技安全文化教育业务能力及技术方案获得各地政府的高度认可,对公司进一步布局安全文教版图意义非凡。...

合肥淮南宿州三市蕞新人事任免

合肥淮南宿州三市蕞新人事任免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许雷同志任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免去其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职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聘任窦红平同志为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试用期一年);   聘任尹宗平同志为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试用期一年);...